我与简书的故事

简书:开始我们的7年之痒吧

2023-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JIE制

如果不是收到提醒,我完全不知道这件事,至于这个日子,在记忆里毫无痕迹,忘记的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

我,竟然,已经来简书6年?

虽然对日子毫无概念,但也大概可以猜到,这个春节附近的日子,适合立下各种flag。六年前,只可能是出于这个目的,下载并注册了吧。至于为什么注册又没有使用,只有当时的我知道了。

但,所谓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多年以后,忘记这一切的我一如初见再次来到简书,并一直坚持写到现在,只能感叹命运的神奇。

当初兴致勃勃立下flag的时候,一定也像立下每个flag的时候那样充满期待,而忘记也是真的忘记。但你要说这个flag没有意义吗?不是。种子要发芽需要时间,需要阳光和空气,需要一些情境和催化剂,6年前种下的这粒种子,只是发芽的时间晚了一点。

3年前来到这里,我以为这是故事的开始,其实进度条已经走了一半。

相遇,别离,然后再次相遇。

无所谓,离开,兜兜转转一圈回来,看不上也赖上了。

故事大概是这样。

并不知道还会不会离开,也许有一天会到下一个纪念碑谷也说不定。

罗翔老师说,真正的勇敢,是你能抵制诱惑,始终如一的爱一个人,这才是真正的勇敢。在始终如一中修炼自己的心性,看到面对每一个新问题下自己的成长,圆满自己的灵魂。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彼此成长。

我为什么回来,是清楚的。

对史铁生来说,写作是为了活着,他的天分有冗余,动力也足够,我没有。我没到需要靠写作活着的动力,也缺乏和他一样的天分。写作对我来说,不是写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写作。一种有别于史铁生的只能靠写作活着的活着。

“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说:“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或者说只是因为你还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写作。”写作使得生命变得更有意义,也更完美。生命都是有残缺的(相对于上帝而言),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身体有残缺,就去死;写作其实是对于这种残缺的不甘心,也是对于这种残缺的纠正;写作固然是为了追求完美,但完美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无尽的过程。——史铁生

回忆我离不开写作的那段日子,每天读写道德经,也是另一种靠写作活着,没有带来金钱,只是让精神不至于崩溃,在持续不断的书写中获得每日的宁静。痛苦的时候,只要写,就会放松。

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史铁生

所以,这是提醒也是祝福吧。没有7年之痒,只有新的开始。

写作不需要我,我需要写作。或者再简单一点,我需要写。

写,是一天的忙碌之后换上跑鞋刷上10KM的自动回路。我只是在跑,只是在听,只是在动,而多巴胺的奖赏,自动会送上。

写,是思绪纷乱理不出头绪的时候抓在手里的线头,只是循着扯下去,杂乱的大脑就会清空。

写,是失去表达欲之后的表达,只是说给自己听的话,说出来,就结束了。

既然是周年庆,就原谅自己用如此文艺矫情的表达吧,毕竟距离下一次,还有一年呢。那么简书,开始我们的7年之痒吧。

image.pn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