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家教,怎一个“罚”字了得

2019-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禇国仁
有偿家教,怎一个“罚”字了得

说起有偿家教,家长们意见大,社会上反响大,领导们火气大。到如今,骂也骂了,罚也罚了。而且惩罚力度空前加大,但似乎并不奏效。

有人戏称,敢不敢有偿家教,就看你胆大胆小,胆大者撑死,胆小者饿死。

我在一所行将就木的微型小学里混日子。我所在的这所小学曾经阔过,曾经的中心小学。现而今,学生不足十人,教师却有十多人。学生倒比教师多。在这样的不成学校的“学校”里,有偿家教这只螃蟹是没条件吃上一口了。镇子里的大学校里倒有同事,就着这只大螃蟹吃得满嘴流油,我只能干看着,就剩眼馋了。当然,市区里的老师们,更是大快朵颐,哦,他们跟我们,我们跟他们,相距甚远,我眼不见为净。

有偿家教之风愈演愈烈,据说我们市的市委书记也坐不住了,决定亲自坐阵,负责处理有偿家教这一块。厉害啊,我的书记!

书记上阵了,局面定然为之一变。主题教育里,禁止有偿家教是重中之重。学禁令,写体会,忙得我们不亦乐乎。

更匪夷所思的是,放学之后,我们还得安排教师学习。规定了时间,晚上六点到七点,上级有检查。唬得我们一个个乖孙子似的,只得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进行学习,或专心致志,或装模作样。

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谁有偿家教了,照章办事,该怎样就怎样。凭什么别人感冒了,我就得咳嗽?瞧瞧我们这所仅剩七八个学生的学校,就算我想犯有偿家教的错误,也找不到犯这种错误的诱因啊!

有偿家教,怎一个“罚”字了得

有人认为,有偿家教之所以屡禁不止,实在是因为处罚力度不够。只是,有偿家教,怎一个“罚”字了得?

我们学校有一个孙子,谈起有偿家教,便“义形于色”:“凡是有偿家教的,统统开除!我看他们一个个还敢不敢?”果然是孙子,满脸写着酸葡萄味。真的个个都开除了,教师队伍里就剩那个孙子,就靠他撑起教育一片天,一个连教科书都看不明白的主,他行吗?

参与有偿家教的老师,要么是有能力,要么是会来事,在家长那儿有口碑,家长才放心将孩子连同钞票交到他手上。

贪官受贿,影响恶劣者处死刑,可曾吓到谁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可是,这只手被捉了,那只手照伸不误。而有偿家教别说没死罪,就算入监服刑,现在也没有一例。风闻不少人靠着有偿家教,过上了有房有车的富豪生活。如果有偿家教真让人赚得盆满钵满,他还在乎什么开除不开除?

认为开除能禁绝有偿家教,实在是土鳖思维。

有偿家教,怎一个“罚”字了得

记得我入职之初的一九八零年代,教育界根本不知道有偿家教为何物。老师们课后给学生补课倒是家常便饭。但给学生补课绝对是无偿的,补课还要收费,那个时候连这个念头都没有。那时,教师虽称不上是全社会最受人羡慕的职业,但肯定是最受人尊敬的职业之一。

风水轮流转,现在,教师,医生都名列社会形象最差的行业。真可谓,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教师、医生之外,还有一个行业也让人怨声载道,这个行业你懂的。关于老师和这个行业,有一个笑话十分流行:老师的平均工资不得低于这个行业。

无论怎么说,教师跟医生在收入上相差何止天渊之别?高昂的药价,名目繁多且更加高昂的医疗检测项目,拉大了教师与医生的差距。可仅仅是有偿家教,让医生与老师同时上了十字架。而另一个行业,你懂的,老师居然跟它也成了难兄难弟。嘻嘻。

医生说,医生是弱势群体;公务员,公务员是弱势群体。一个个说的都振振有辞,煞有介事。老师还能咋说?怎好意思往自己的脑门上也贴一记“弱势群体”的标签?

赵老太爷姓赵了,你阿Q岂配姓赵?

说一千道一万,教师这个职业算是栽进有偿家教这个脏水坑里了。再怎么洗,也洗不净满身的铜臭味。

弱弱说一句,作为老师,我也是有偿家教的受害者。成吗?

不是自我标榜,相对社会大环境而言,教育仍然是相对干净的一块土地。请你暂时从仇官仇富仇医仇师的情绪里挣脱出来,稍稍用自己的理性审视一下我说的这句话,你一定会认同的。

有偿家教,怎一个“罚”字了得

一九八零年代,演艺界时兴走穴,官场上进行权力寻租,不识时务的老师们仍能清贫自守。

一九九零年代,医生们的腰包里鼓鼓地装着病人家属们递过来的红包,不开窍的老师们,仍然死守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信条。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面目全非面目可憎起来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金钱至上的社会里,怎能苛求教育独善其身?

我想说的是,对于有偿家教,当罚则罚,但不能仅仅一罚了事。禁绝有偿家教,还应结合治理社会大环境,多管其下,何愁有偿家教禁而不绝?拯救教育脱于拜金的苦海,这当然是任重道远,吾子勉之!

天下治平,黄河方能水清;官场清廉,教育定能重现一片净土。到彼时,有偿家教还有生存空间乎?

有偿家教,怎一个“罚”字了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