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

婆婆

2019-04-26  本文已影响472人  春风小院

下午放学开完会,突然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情忘了,急忙翻看日历,农历三月二十二!今天是婆婆生日。我居然忘了!

前几天哥哥和爱人带婆婆回老家赶三月十八春会时,我还寻思,再有几天婆婆就生日了,赶在周五。谁知,婆婆生日的今天,我竟差点儿忘了这件事。

赶紧出校门,到商场给老人选了一件蓝色的毛衫,她人瘦小,衣服鞋子都很难买到合适的,不过,多转几家,也总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平心而论,这么多年来,我给婆婆买的衣服鞋子,比给我妈买的多。内衣内裤,秋衣秋裤,保暖衣保暖裤……不见得过生日这天才买新衣服。

嫁到婆婆家多少年,就给婆婆过了多少个生日。二十二年了,这是我唯一一次差点儿忘了她的生日。

把衣服拿到她面前,让她试穿,果然,大小胖瘦合适。“退了吧,衣服够多了,花那钱干啥?”每次她都这么说,每次我都不退。她也就穿了。

曾经为婆婆写过两篇文章。一篇还在N年前学校模范家属表彰会上念过,可惜那篇文章找不到了。

十四年前婆婆过生日那天,我又写了篇小文,这篇文章保存完好,但至今也没给婆婆看过。贴在这里,提醒自己勿失勿忘。

附:             

                婆婆

婆婆叫张会霞,属羊,今年74周岁了。当了一辈子小学教师的她,退休也有好些年了。或许是我们娘儿俩有缘吧,婆婆的多半儿教师生涯是在我老家度过的。她和同在那儿工作二十多年的公公都说我老家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既是故乡,对我这个故乡来的媳妇儿就格外亲。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和婆婆很合得来,结婚七八年,同在一个锅里吃饭,我们从没红过脸。

她心灵手巧。有时候看着她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蹬缝纫机那娴熟的姿势我会一阵子出神。婆婆说,孩儿们多,那些年家里经济拮据,衣服都是自己做的。工作间隙,见缝插针她学会了做衣服、衲鞋底。她给我做的鞋垫儿:雪白的底儿上一枝红艳艳的梅花。这双鞋垫儿我整整垫了七年,边儿磨毛了,针脚都模糊了我还舍不得丢掉。2000年,爱人突发奇想去珠海打工,临行前的晚上,黄晕的灯光下婆婆几乎一宿没睡,戴着老花镜接连做了五双鞋垫儿,悄悄放进儿子的行囊……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我家住一楼,房间面积不大,她总是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每天晚上我们都休息了,婆婆还在一遍遍拖地。天不亮就又起床了,先为我做碗饭,把我打发走后再做其他人的饭。年复一年,天天如此。

婆婆是个细致人。你洗过的衣服干了以后她会给你整整齐齐叠好;季节变换,鞋子要晾晒、保存,总是她一手来办;袜子破了个洞,内衣脱了根线,你还未发觉,穿上却发现是她一针一线补过的。看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我常想:就是自己的亲娘也未必如此吧。结婚前,老家三奶奶曾对我说:“我大孙女算是嫁对人家儿啦。这家人咱知根知底儿,老两口儿那可都是好人,去了咱吃不了亏。”看来,我确实傻人有傻福。结婚前我是个十足的书呆子,生活上一塌糊涂,在婆婆的影响和帮助下我终于学会了自理。

婆婆的节俭是出了名儿的。就拿用水来说吧,洗脸水用来洗头遍衣服,洗衣水用来涮拖把,涮过拖把的水再来冲厕所。逢上雨天,她会把家里的瓶瓶罐罐全放在小院里接满雨水备用。

近几年,婆婆又有了捡废饮料瓶的习惯。自家喝过的饮料瓶随时收集;晨练归来,散步的路上也捡别人随处丢弃的瓶子,积攒一堆了,就卖给走上门来收废品的。若看到年迈的老人在收购,干脆就一股脑儿把瓶瓶罐罐给人家装上三轮车,一分钱也不要,白白送给人家。一开始,全家人都不大理解。有一次,姐夫劝她:“妈,你和爸手里都拿着工资,不缺那几个钱花;我们都上着班,谁也不指望花您二老的钱,要捡那些玩意儿干啥?”可她笑了笑,照样我行我素。后来,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全家有时到外边吃饭事先得备两个袋子,一个用来打包剩饭,一个用来打包空酒瓶、饮料瓶。自自然然,谁也不感到难为情。

“欲以勤俭立德,不以勤俭图利”,婆婆是在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讲述“俭以养德”这一朴素的道理啊!

说我和婆婆有缘,还因为我们都当了老师,都教了小学。婆婆从未在儿女们面前炫耀过她曾有过的辉煌。不过,在我们村儿,许多熟知她的老人见了我都说:“恁婆婆当年可不一般,三八节、教师节经常受表彰,还到北京、天津那些大城市开过会哩!”对这些我深信不疑,光从星期天辅导小外甥做作业那股认真劲儿就能看出当年她是怎样地敬业。我也乐于请经验丰富的婆婆当我的教学顾问。

“天道酬勤”,一开始,我的论文获奖了,上公开课受好评了,昔日的学生来信了,我会迫不及待告诉婆婆,想让她分享我的喜悦,可她每次笑着听完后总会淡淡地说:“功夫没有白下的,你付出了,自然会有收获。”不以物喜,不以成功而自狂,得意时须防失意之悲。这句话婆婆没有明说,但我从她的表情里读懂了人要学会自省,要有一颗平常心,从容面对每一天,充实度过每一天。

2001年我的儿子出生后,婆婆着实高兴了。毕竟多少年,家里没有小孩子了。有了孩子,父母的负担就更重了,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硬是用羸弱的双肩支撑了这一切。如今,儿子快四岁了,也进幼儿园了。公公却累病住了院(因膝盖重度磨损不得不动手术)。婆婆在医院陪她近半个月。在公公住院的日子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送饭。轮到我的那天,婆婆说:“你别再跑了,路太远,再说,你也没时间做。”我说:“妈,您快别这样说,宝宝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那可是铁东啊),您和爸不照样一天六趟地跑吗?”妈这才不作声,她悄悄地转过脸去,低下头一勺一勺喂爸我给他们清炖的排骨汤……

婆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