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出版的思维去写作

2023-10-02  本文已影响0人  伊人微语

      这两天的课程,张老师几次谈到了阿德勒的“目的论”,他说:“要用目的论引领自己的写作”,下午又听了彭峰校长以“找到·写出·出版”为主题的分享,然后大家围绕着“如何找到自己的写作主题”展开了讨论,结合我的写作,我似乎找到了写作的意义与方向。

      在这一期的写作研修班之前,我的写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完全是随心所欲的写作,想写什么写什么,想写多少写多少,想怎么写怎么写,甚至都不能称之为“日记”或者“流水账”,因为日记和流水账至少需要持续的记录,而我的写作很多时候是没有任何规律,几天一篇甚至几十天才写一篇,完完全全是无意识的、没有任何目的的。第二个阶段是在参加过第一期教育写作研修班以后,我听过一些写作课,读过一些与写作相关的书,参加过一些写作的活动,我开始有意识地提高写作的频率,为了写作,开始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观察课堂,这时候的写作虽然有了一些数量,也有了一些思考,但都是散乱的,如同一颗颗的沙粒,既不能串连起来,也不能粘合成形。

      因为这样,我一直不敢有出版自己的作品的奢望,我深知自己的写作没有主题,也缺少思考的深度,它没有灵魂,也欠缺吸引力。

      张老师的讲座和彭峰校长的出版经历为我点亮了一盏灯,帮我找到了写作的方向,那就是用出版一本书的思维去指导自己平常的写作。

      首先,要有出版一本书的目标。带着这样的目标,我可以从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者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去寻找有意义、有价值的主题。最近几年,因为一直主管学校教学工作,我一直扎根在课堂,听课观课评课是我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我常常根据听课情况找一个切入口在科组里为老师们举行微型的讲座,并乐此不疲。这是我擅长的,也是我喜欢做的,那么,我是不是就可以像张老师说的“从有意识的聚焦中寻找有价值的主题”,从对老师们的课堂观察中去挖掘出一个有价值的主题来引领我的阅读与思考呢?

      其次,要像张老师说的那样有一本书的“架构”意识。过去我的写作之所以如一盘散沙,除了没有明确的主题,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架构意识。如果要系统地观察老师们的课堂,给予老师们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我的观察就必然不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而必须要有一个观察的系统,从哪些方面观察?怎样观察?这样的观察要带给授课老师怎样的成长?建立起一个书的框架,才能让实际的观察有所依凭,也才能让观察落地、有效。

      有了大致的框架,接下来就是进行实践与研究,“变生活叙事为行动研究”,像彭峰校长那样,一头扎到一年级的语文课堂,去实实在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去,并且把实践的过程、发现、理解与思考一五一十记录下来,不断地斟酌、修改,真诚地去“做”,用心地去“悟”,慢慢地积累,为框架添上茂盛的枝叶,让框架丰满起来。我也可以一头扎进老师们的课堂,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他们的课堂,了解他们上课前的备课,课堂上的呈现,孩子们的表现,以及课后的反思,一一记录下来,分析、梳理,形成自己的系列文章。

      最后,再从可读性的角度去思考文章的结构、内容的丰富性、行文的方式、文章的篇幅、语词的准确、标题的吸引力等,让写出来的文章有意思、有味道、有价值。然后有意识地把这些文章进行“架构”下的排列、筛选、修改,让它们能够从层次清晰、一目了然。

      彭峰校长说:“出版一本书,是对过往设计和实践的总结”,我想,具备了出版的思维,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会更有方向,我们的写作也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