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重要性是绝对的吗?读《智能商业》偶感

2020-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谭文文

和数据打了两年多交道,认可了数据对决策的价值;今天读书时突然意识到自己「远离」数据已经两个月了。思考原因时偶得以下 500 字小作文,信马由缰、不成系统,欢迎讨论。

先上结论:个人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业务不同。业务会决定使用数据决策时的类型、多少、敏感度。以下对比书中例子和我实际接触的例子,以此论证。

书中例子:贷款风控

书中用贷款风控业务举例,风控业务的决策端离用户较远,有机会获取大量数据,数据结论几乎直接决定决策。

为什么离用户远?风控服务虽然提供给用户使用,但用户对于「能获取到自己数据的人」一定抱有敌意,甚至可能不知道这类人的存在。回访用户成本高收益小,直接获取用户反馈很难。

为什么可以依据数据直接决定决策?风控的本质目的是让借贷双方「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在这方面,数据比承诺更诚实。风控在授权的基础上获取贷款用户的行为数据以及以往的信用数据,由此预测出同类用户未来的还款表现。风控服务的提升空间只在怎么更精准的预测,不再受外界其他因素影响。

对比例子:办公工具

办公系统/办公工具类的产品,一般目的在提升效率。效率不容易通过数据体现,因为效率很难衡量,也很难知道天花板在哪。

但使用者往往能直接提供很多信息。用户的直观感受(或称用户体验)可以体现出「有没有帮助用户提升效率」。对打工者来说,好用的工具可能不值得发表评价,影响工作效率的工具一定值得吐槽。只要给用户以表达的渠道,有心和无心的反馈都隐含着决策的空间。因此,主动或被动的收集尽可能多的用户反馈,对系统工具产品的决策有更直接的价值。

在用户反馈之外,系统工具的决策也需要数据做辅助,只是角色不那么直接。数据量和维度可能不足,有时也会涉及保密信息,因此需要在使用者主动反馈的基础上有的放矢,而不太能基于数据直接决策了。


附:读到了哪里有感而发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