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罗兰•米勒Chapter1

2020-02-18  本文已影响0人  亦只白兔

“亲密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我们承传的文化、遭遇的经历、拥有的人格、共同的遗传以及人际交往。”

“事实上,这种称谓上的变化(从“我”到“我们”)常常标志着人际关系发展到了微妙而又意义重大的阶段,此时新伙伴刚刚认识到彼此间产生了依恋。”

“归属需要也和我们伴侣是谁并无太大的关系,只要他们能给予我们持续的关爱和包容,我们的归属需要就能得到满足。因而,即使一段重要的亲密关系终结,我们也往往能找到替代伴侣(尽管新人和旧人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能满足我们的归属需要。”

“一般而言,具有亲密关系的人较之单身生活的人更幸福、健康、长寿。握住爱人的手就能减弱人们面对威胁情境时的脑反应,只要看看爱侣的照片,疼痛就好像不再那么强烈。”

“一些问题如抑郁、酗酒、饮食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也更可能侵扰那些缺乏社会交往的人。……总的说来,我们的幸福感看来取决于归属需要的满足程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居情侣结婚的可能性逐渐降低,但分手的可能性却不降低;同居5年后,结婚和分手的可能性就非常接近了。”

“同居情侣比已婚夫妻经常面临更多的问题和不确定性。他们往往会遭遇更多的冲突、嫉妒、出轨和身体攻击,所以同居与婚姻相比,往往充满变数,前景难料。同居时间越长,对婚姻的热情越低,越容易离婚。夫妻婚期越长,离婚的可能性越低。”

“自我实现的重视会让我们期望从亲密关系中获取比上一辈更多的东西——更多的快乐和享受,更少的麻烦和付出。相形之下,东方文化更倡导集体主义的自我感,人们与家庭和社会团体的联系更为紧密。”

“高性别比率的社会(女性较少)倾向于支持老式、传统的两性性别角色。相形之下,低性别比率的社会(男性较少)则倾向于颠覆传统,也更为宽容。社会规范的演变总是要满足那些掌握经济、政治和法律权力的强势人群的利益。在上面提到的文化中,强势人群是男性。因而,当男女数量发生变化时,人际关系的规范总是向着有利于男性的方向变化。”

“巴塞洛缪提出的四种依恋类型”

“依恋的双维度图”摘录来自: 罗兰•米勒. “亲密关系:第6版。” Apple Books.

“婴儿和成人的行为表现都会反过来影响到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我们并不会被动地受童年经验的束缚,因为依恋类型不断地受到我们成人后经历的影响。依恋类型既然是习得的,就可能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恋类型的确会发生新的改变。”

“尽管依恋能改变,但它们一旦确立后,既稳定又持久,并影响人们新建立的人际关系,加强已有的行为倾向。例如,恐惧型的人如果坚持孤僻,回避相互依赖,就可能永远不会发现有些人可以信任,不会发现亲密可以令人心安,这又加重了他们的恐惧型依恋。”

“由于两性之间的共性如此之多,所以在人际关系科学研究的许多维度和方面,其相似性远大于差异性。所以,宣扬男人和女人来自不同的星球根本就是误导人,因为它根本就不对。”

“性别差异指的是源自身体的两性生物性差异。相反,性认同差异指的是由文化和教育引起的两性在社会性和心理上的差异,或者叫社会性别。”

“遗传在决定人们自信或友善的倾向时只起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作用,大部分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文化的影响持续而广泛,它通过社会化和榜样学习(而非生物学上的性别差异),促使我们期待所有的男性都应该有阳刚之气,所有的女性都应该温柔细腻。”

“刻板印象并不像你认为的那般符合现实中的人;只有一半人的特质刚好符合性别角色期望。相当多的人(约35%)并不是完全的“男子气”或“女人味”,他们既自信又热情,既敏感又独立。这些人同时拥有传统上认为应该属于男性和女性的特质,因而被称为双性化。”

“把与任务有关的“男子气”的才能称为工具性(instrumental)特质,把与社交和情感有关的“女人味”的技能称为表达性(expressive)特质。”

“那些拥有满意、幸福伴侣的理想夫妻,他们的工具性和表达性通常都很高。”

“对自我的评价构成了自尊(selfesteem)。如果对自己的能力和特质持正面评价,自尊水平就高;如果怀疑自己,自尊水平就低。”

“具有启发性的主导理论认为,自尊是人们的主观计量器,即“社会关系测量仪,可以测量我们人际关系的质量。如果他人喜欢我们,我们就喜欢自己;如果他人积极地对待我们并看重与我们的关系,自尊水平就高。然而,如果我们不能吸引别人的关注——如果别人似乎并不在意我们是否会介入他们的生活——自尊水平就低。”

“根据社会测量理论,自尊就是以这种方式运作的,因为自尊是满足我们归属需要演化而来的机制。”

“我们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如果他人不喜欢我们,我们要喜欢自己非常困难(的确,这样做很不现实)。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不能从他人那里获得足够的接纳和欣赏,长期处在低自尊的人就会形成负面的自我评价。”

“低自尊的人有时低估伴侣对他们的爱,以致损害亲密关系,还觉知到根本就不存在的伴侣忽视。”

“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来自于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并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后续发展。”

“演化学原理认为:任何普遍的心理机制之所以以它目前的形式存在,是因为它一直有利于人类解决过去的生存或繁殖问题。”

“演化心理学认为两性之所以存在差异,只是因为某种程度上他们在过去面临着不同的繁殖困境。”

“男女双方在生养孩子上的养育投入的生物学差别,引起了男女双方在选择配偶时进化出不同的策略。可以想见,考虑到女性的繁殖能力有限,那些认真挑选配偶的女性祖先繁殖就更为成功。”

“男女双方在短期的艳遇和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中所追求的异性的特征存在差别。”

“男人在猎艳时,看起来性感且“容易”得手的女人特别有吸引力。然而,如果男人想结婚安顿下来,常常偏好贞洁的女人作为将来的伴侣。女人选择短期性伙伴时——尤其是发生婚外情时——更看重性感、有魅力、强势等有许多阳刚之气的男人。但当评价有潜力的丈夫时,都把经济前景作为首选,有稳定和较高收入和资源的男人想必能给她们的孩子带来安全的成长环境。”

“如果赋予女性和男性同样的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上述性别差异就可能大大减小了。”

“信任是流动的过程而非静止不变的事物,它在你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时起时落。”

“因为我们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我们需要彼此。没有与他人的亲密联系,我们就会枯萎和死亡。”

“性别差异的确存在,但人们并不愿意以牺牲两性都渴望的其他有价值的特质为代价去片面地追求长相和金钱。”

摘录来自: . “亲密关系:第6版。” Apple Books.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