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悲剧不再重演?——“重庆公交车坠江,造成15人死亡”
10月28日10时,重庆万州长江二桥上,一辆公交车,因为车上乘客坐过站与司机互殴 ,导致车辆失控向左偏离越过中心实线,与对向正常行驶的红色小轿车相撞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导致车上的15人全部丧生。
事故发生后,网络上各种评论。有号召我们在生活中要尽量远离“垃圾人”,因为这样的人戾气很重、缺乏理智,稍有不顺就大发雷霆,唯有远离他们才能保持我们生活的安宁。有的号召人们不要做旁观者。雪崩时,没有一朵雪花是无辜的? 认为如果在关键时刻有人制止,可能就不会发生这种惨剧 。稍理性的,有提出给公交司机装一个独立玻璃罩的。
道路交通伤害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在人们每天接触的所有系统当中,道路交通体系是最为复杂和危险的。估计全球每年大约有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相当于每分钟有3个人死于交通事故,伤害的数目更高达5000万,而中国,每年大约有20万到30万的人死于交通事故,相当于每2-3分钟就有1人死于交通事故。
对于这类复杂的公共安全问题,结合这起悲剧,作为一名安全工作人员,个人认为最有效的纠正措施有三条。
1. 公交公司编制标准处理手册,并对所有司机进行宣传教育
该起事故中,冉某作为公交车驾驶人员,在驾驶公交车行进中,与乘客刘某发生争吵,并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刘某,后又用右手格挡刘某的攻击,并与刘某抓扯。假想一下,如果公交车司机冉某安全驾驶意识较高的话,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安全行为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的话,他还会还击乘客吗?如果他能马上减速,打双闪,靠边停车,拉手刹,给警察打电话,请警察处理。是不是,这起悲剧就不会发生
2. 城市管理部门应对早期设计的桥梁更新安全防护措施
从事故照片可以看出,发生事故的万州长江二桥路缘石上仅安装了一排钢管式金属防护栏,整个高度较矮,根据万州长江二桥当年执行的《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规定,人行道路缘石高度设计应采用0.4米。
今年起施行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对桥梁护栏和栏杆做出了明确规定:各等级公路桥梁必须设置路侧护栏;高速公路、作为次要干线的一级公路桥梁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作为主要集散的一级公路桥梁应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
同时,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60公里/小时的公路桥梁设置人行道时,可通过路缘石将人行道和车行道进行分离,而大于60公里/小时的,应通过桥梁护栏将人行道与车行道进行隔离。而万州长江二桥设计时速即为60公里/小时。
早期的规范没有充分考虑到车辆突发情况下的侧向行驶或者冲撞对桥梁及行车安全的影响。
所以,应对早期设计的桥梁按照新的设计规范进行核查,不符合要求的,更新安全防护措施,以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3. 最难也是最有必要的,提前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公德素养
在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发生过程,即:
- 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 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对于这种公共安全事故,导致事故发生的第一张骨牌,必然是整个社会环境,是整个社会对于公德素养的教育与宣传。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壤,会培养出许多愿意主动维护公共秩序的人员出来,主动去干预破坏公共安全的“不安全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这类事故的发生。
守护公共安全的红线在哪里?
维持社会秩序的底线在哪里?
提高公德素养的起点在哪里?
每一个人都不是看客,都应当从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