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晨间计划之Day25

2020-08-09  本文已影响0人  毛茸茸小爪子

许多人把时间管理认为是提高效率的方法,在昨天我看完《奇特的一生》后,却觉得这是一种误解。

在一生中都严格记录自己每一秒钟时间花销的柳比歇夫身上,我看到,对于时间的感知和统计,其实是一种人生观,一种认识自我的过程。它的方法,需要每个人自己独立完成。

有一位我关注了很久的时间管理行动的牛人曾经说过:很多人学时间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非常容易走上死路。

无论是利用清单和日程提醒,还是番茄工作法、GTD等方法,思路上都是通过建立系统化的工作和处理流程,来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

而20/80法则这类通过选择,把80%的时间投入到最重要的20%的核心,以突破时间利用率极限的方法,对于普通的学生、上班族来说,在实际执行时会发现困难重重。这种极端方法可能更适合自由职业者、老板等。

想把个人时间的效率利用到极限,最好的方式就是时间统计法,对你的每一分钟时间花销,做记录,进行定期审核,反复的迭代和优化。这一点能让你的时间效率发挥到极致。

但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可能需要几个月或1、2年时间的反复尝试和调整,才能适应这种时间的使用方式。

这就是《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创造的时间统计法。时间统计法并不会增加时间的数量,甚至关于记录时间的花销这件事,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但它的重点在质。通过记录,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然后调整时间使用的方向。

最重要的是,通过时间的统计,培养出对时间的高度感知,找到自己的价值观,让自己的时间节奏与价值观保持高度统一,以离自己的人生目标更近一点。

所以时间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世界观的选择,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你认为什么重要就会优先选择。选择的结果跟你认知不一样,则证明你对自己的认知不够了解而已。

从这一点去重新思考时间管理,会发现当思维方式改变之后,处理事情的角度就会完全不同。你可能会重新选择你的生活方式,找到你的人生目标,明晰自己的三观。

今天是#100天晨间日记# 第25天打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