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每天写1000字读书•写作•遇见

如何修改文章,提高成稿效果?

2019-03-29  本文已影响26人  d04582cd7a44

我在向上生长学院,跟着粥左罗从零到一学写作。我会将学到的干货整理,分享学习心得,每天为你持续更新文章,欢迎你关注我,和我一起学习写作,向上生长。

成稿能力08

为什么要修改文章?

海明威说说:“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话虽然极端,还是很有道理,初稿注定不是一个完美的产物。

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托尔斯泰说:“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十遍、二十遍。”

如何修改文章,提高成稿效果?作者总结了5个步骤。

一 通读全文,打磨框架

做任何事,要先搞定关键节点。修改文章,要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细节,也就是先修改重要核心的东西。

因此,修改文章,就是在明确核心立意的基础上,从框架着手。框架如果出了问题,后续的修改都是治标不治本。

可以先通读全文,先看有没有大问题,,确保文章没跑题,然后检查文章开头和结尾,打磨小标题。

开头的修改原则:

看这个开头是否能引向文章的核心立意,够不够有吸引力,是不是大部分读者感兴趣的。

这个时候要把自己放在读者的位置上,用批判的眼光去看你的文章。如果开头连自己都吸引不了,那多半也吸引不了读者。同时,要记住开头的一大作者是“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文章”。

所以有个好办法,可以把开头发给朋友或其他小伙伴看,看他们的反应,问问他们看完开头是否愿意继续往下读,然后再根据反馈去修改打磨。

结尾的修改原则:

看结尾有没有扣题,能不能制造共鸣,引发话题等等,以及最核心的,能不能做到刺激读者主动分享。

小标题的3个修改原则:

1、强化小标题和核心主题的关联性,看每个小标题是否服务于主题,这是检验小标题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

2、小标题是否简洁有力,足够吸引眼球。可以把小标题单独拿出来,这样能更直观地感受每个小标题给读者的感受。

3、调整小标题之间的逻辑顺序,看是否存在逻辑混乱,不流畅的感觉。可以把所有小标题从上至下读一遍,这样会有一个更直观地感受。

二、修改文章,也改思想

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关于写作有一个说法:写文章就是说话,也就是想心思。

思想、语言、文字,三者其实都一样。想得认真,是一层,运用想当的语言文字,把那想得认真的心思表达出来,又是一层。因此,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修改思想。

我们写下来的文章,最终体现的是我们的思想,所以修改文章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修改思想。

当明确整篇文章的核心立意、思想、价值观之后,在修改过程中,要把那些有偏离的,不妥的案例和表达纠正过来。

我们找的案例,要契合主题,不能自相矛盾。也就是,一篇文章要在底层逻辑上立得住、在价值观上经得起评判。

三、逐字逐句,删词改句

主体上修改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对细节的修改。打磨细节的第一步是,逐字逐句,删词改句。

“删”就是把没用的删掉,“改”就是把有用的改得更好。

一提到删,部分人可能会心生抵触。这很正常,毕竟把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字句弃之不用,任凭谁也会有点不舍。但老舍先生说过一段话:

“我们应当先把不必要的话,不必要的字,狠狠地删去,像农人锄草那样。不要心疼一个好句子,或一个漂亮字,假若那一句那一字在全文中并不起什么好的作用。文章正像一个东西,全体都匀称调谐就美,孤零仃的只有一处美,可是跟全体不调谐,就不美。”

我们要明白:文章好看是整体好看,而不是局部字词句的好看。

所以那些看起来很不错,却没什么用的字词句,只能算是漂亮的废话,你必须把它们删掉。

就像农人锄草一样,不能因为田地里长了一株好看的草,就舍不得锄。杂草终究是杂草,影响庄稼的生长,要果断锄掉。

没用的“杂草”要锄掉,但还有一些长势不好的“庄稼”,我们要对他们进行改良。

可以这样来修改:

一个词能用,但能否用更好的词,一个句子是通顺的,但能否有更好的表达,一个表达语句逻辑上没有问题,但能否改得更有现实意义。

作家老舍举过一个例子:

原句:小猫在屋中撒了一泡尿,这让我异常愤怒。

改后:小猫在屋中撒了一泡尿,这让我有点生气。

一个爱干净的人可能因为小猫的这个举动生气,但“异常愤怒”就不太近情理。因为养猫的人,人称猫奴,一般是爱小猫的,“异常愤怒”有点夸张了,改成“有点生气”就合理多了。

四、从头到尾,打磨情绪

情绪还能打磨?当然可以。文字是能传递情绪力量,具有感染人心作用的。

具体技巧,就是换位思考。想象自己是读者,读到这篇文章时产生了什么情绪,代入了什么场景,然后以始为终,倒推文字怎么表达才能更打动人心。

作者举了个例子:

原句:还记得在几年前,我在一次工作上遇到了难题,于是便发微信给一个前辈同事请教。一直攥着手机傻傻等了半天,也没等来他的回复。可是我意外地发现,在这期间,这位前辈同事更新了朋友圈。

改后:几年前的一天,我工作上遇到了难题,发微信向公司一个我特别敬佩的前辈请教。我满怀期待,攥着手机等了半天,也没等来回复,心想他肯定在忙。结果刷朋友圈时,我越刷越委屈甚至气愤,这期间他竟然更新了5条朋友圈。

文字逻辑通顺,意思表达清楚之后,要站在读者的角度,代入文章场景,把句子改得情绪更加饱满,这样读者在读的时侯会更容易产生共鸣。

五、朗读全文,改至耳顺

你可能会问,改文章就改文章怎么还要读?

其实,人类说话能力的进化是远大于阅读能力的。简单举例来说,一个婴儿出生后,几岁就能流利的说话,但阅读能力要花更长时间,才能形成。

作者说一定要让我们的语音更适合用嘴读,而非更适合用眼睛读,这就是所谓的改至耳顺。如果你的文章读起来是通顺的,那读者看起来就会更容易理解。

这和作家赵树理所说的:“让读者听起来顺耳,念起来上口。”是同一道理。

用朗读修改文章一般有三种办法。

第一,读给自己听,自己进行修改。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每天都把写好的文稿从头读一遍。

第二,读给别人听,按别人听后的反应来修改。

唐代诗人白居易,为了把文章还得通俗易懂,常常把写好的诗文读给老太婆听,一直要修改到让她听懂为止。

第三,请别人读给自己听。

作家老舍常常,把前面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凡是他写好一篇作品,就读给夫人听,请夫人提出修改意见,修改之后,又请夫人念给自己听,再次进行修改。

一个好句子,应该是读出来,嘴舒服,耳舒服,心舒服。通过朗读来修改文章,虽然“笨”了点,但是非常有效,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试。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修改,是每个写作者都必须面对的步骤,不要抗拒修改,不要怕麻烦,修改本身就是一个写作能力的精进过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