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里的大智慧,经典里的自在人生之:人生艰难处,浴火重生时!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
引文
人生总是艰难的,如同《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那句经典的台词。
”是不是人生总是如此艰难,还是只有童年如此?“ 答案是:”总是如此!“
诗人王维以其一生坎坷的经历和这首禅意十足的诗词为我们诠释了:“艰难人生里,如何面对若梦浮生”。
生平简洁
王维,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尤喜参惮悟道,故人称“诗佛”。
王维出身高贵,父母都是名门望族,自幼便聪明过人,9岁便能写诗,15岁写《过秦王墓行》,16岁作《洛阳女儿行》,17岁更是写出了教科书级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播茱萸少一人“。
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一生却异常坎坷。王维9岁丧父,30多岁时妻子不幸身亡,后再无续弦,一生无子嗣。青年时因伶人舞黄狮子遭贬,历经宦海浮沉,抱负难以施展,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中年遭遇安史之乱,被叛军俘虏,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死罪虽被免除,但却一直难以摆脱政治污点上的阴影,常为此忏悔自责。
诗文浅释
诗人到了中年特别喜欢参禅悟道,晚年便来到终南山脚下隐居。心情高兴时经常一个人独自外出转悠,碰到有意思的景物无人分享只能独自意会。沿着溪流而上,一直走到水源的尽头直到没有了道路,便坐了下来,欣赏那云气升腾的美景,归还的途上,在林间偶然遇到一老者,谈到兴头上开怀大笑,全然忘记了回去的时间。
诗意浅析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人到中年,经历逐渐丰富起来,慢慢就会发现,人生不如意常七八,很多事情都不是人力所能掌握的了,很多东西都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为了生活打拼到疲惫不堪之际,心中时常生出疑问:”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是什么决定了命运的走向?是什么左右了人生的轮盘?“背后潜藏的其实是人对破解命运运行规律的渴求,了解天地万物运行之道的向往。理解了这一点,就明白了电视剧《天道》更容易在中年人群体中传播的原因了。
王维自幼受信奉佛教的母亲影响,加上唐朝佛教盛行,这一切为王维信奉佛教埋下了外因,王维坎坷的仕途经历则成为他信奉佛教的内因。因此当少年时经历家庭不幸、青年时经历仕途变故、中年时经历仕途坎坷的王维,到了中年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参禅悟道的想法。
人生总是从绚烂到平淡,从喧嚣归平静,中岁好道,经历一生坎坷后的王维看透了人世间的变幻无常,晚年选择回到终南山麓渡过。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人生是一场由外向内的行走,而幸福则来自于内心明觉后的自由。
我们常说人生要活出自己的境界,而该句则为我们描写了诗人的第一重境界。
对于现代人来讲,能做到独来独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外表忙碌,内心孤独,渴望理解,害怕独处是大多数现代人的内心真实写照。
与我们往往在孤独时选择独处不同,诗人的独往是在兴致来临时的选择,安于独处由此可见。
不仅如此,诗人更是乐于独处的,虽然是独自出行,但出行路上依然有着数不尽的“胜事”,甚至为独行途中的胜景只能空自知不能为人分享而心生遗憾。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安于独处、乐于独处的人生境界,但在这一层境界里,诗人仍存有与人分享独处胜境的想法,还有一丝所求于外的痕迹。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一句可谓千古名句,也是一句禅意十足、气蕴万千的佳句。古往今来,无数人在经历人生磨难后,最常想起的恐怕就是这句话了。
与上一句相比,这一句的境界显然更为高远,是诗人为我们展示的第二重人生境界。
这一千古名句之所以能够流传不衰,是因为它引起了人们在经历重大挫折、超越磨难后的强烈共鸣,并蕴含着很微妙的禅门心法:
第一,它诠释了人们在经历艰难,获得新生后的超然洒脱之情。人的一生总会经历一些艰难因苦,当步入山穷水尽的境地,内心往往不自由主陷入慌乱、迷茫、痛苦、悲愤、压抑之中,在外境的压力下,内心痛苦不堪。然而人生的重大转机往往蕴含在这样的时刻,当咬紧牙关,穿过人生那段暗无天日的隧道,于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突然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景。
回头再看,好像那段最艰难的时刻并没有什么,真正让我们痛苦不堪的,不过是人在处于艰难环境下内心不停涌动的慌乱和挣扎,只有你经历了那样的时刻并笑到最后,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磨难便是财富真实含义。
当人生做到看淡得失,去留无意,再次面临山穷水际时,已然能够处变不惊、心如止水,于乱云飞渡中,坐看云起云落。
第二,它蕴含了微妙的禅门心法,王维佛学修养深厚,自然了解这一禅门心法的微妙运用。
从佛家来看“诸行无常”,人生外部环境的种种变化,乃至人内心的滚滚杂念,不过是处于须臾不停变化之中,一切唯心造,万法由心生,我们在红尘中熏染的内心,早已迷失了本性,只有做到时时持觉观照,自省内心,在艰难之际只须做到“笑看风云变幻,坐看云起云落”,外部纷扰的困境和我们内心奔腾不息的杂念,都会在内心明觉之后,回归”空性“,显示它们本来的面目,从而达到心不随境转,境随心转的自由之境。
这一微妙的禅门心法有着极为实用的价值和重要依据。佛言:“佛法不离世间觉”,对治烦恼,”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念起即觉,觉之即消“,人往往在陷入绝境之际,内心不由自主陷入无限慌乱之中而不自知,从而随波逐流,心随境转,人生痛苦烦恼由此而生。只有内心常处于“觉”中,时刻觉察外界环境在内心引起的变化,从而做到由心造境,不随境转,实现认知和制心模式的根本改变。”觉“如此重要,以致于有人说”持觉顿悟即是佛”,对修行者而言,时刻保持对内心的敏锐觉知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佛法带人进入自由之境的必经之地,是普通人内心开始觉醒的必由之路。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第三重境界。
这一重境界为我们展示了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无欲无求的终极境界。人能做到自甘平凡、对所有人心无差别其实是很难的。南师曾经说过:“平常心才是道,平凡才是真涵养!”。一个人达到这一境界后,眼里没有等级分别、做任何事情随顺自然,当来则来,当去则去,行为表现上如普通人毫无二致。
做为佛教重要经典、让很多人开悟的《金刚经》,在一开头,就描述了佛陀吃饭时的情境:“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你看佛陀吃饭的情形是如此从容不迫,如此安然普通。
王维最后一句正是人的修为达到这一境界后的自然体现,王维虽然官至尚书右丞,学富五车,但在这南山脚下,早已忘了这一切的存在,归还的路上,在林间遇到不认识的老者也能相谈甚欢,以至全然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人类历史几千年,今天的我们与古人相比,无非在物质上更为丰富。人终其一生,无非在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这与古人相比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纵观古往今来所有贤能之士,无一不是在心理上实现了自我超越,唤醒了内心蕴藏的神奇能量,这能量让他们于危难不倒、于磨砺不垮、于穷困不移,超越了环境、内心对人生的层层羁绊,步入人生绝妙的自由之境,而这一切最初的起源一定是来自于内心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