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达人联盟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每周500字

读《沉默的大多数》(三)

2020-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居庵逸

      看完《论战与道德》想到一句话。国之侠者键盘也!《论战与道德》主要讲了讲知识分子与人讨论问题是该采取何种态度,这是个蛮有意义的问题。

      自语言诞生伊始,人类就有了沟通,这就给人类多了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想象一下原始社会,语言不通,主要还是没学会说话,两群不同的原始人遇到,我吼吼几句,你嗷嗷几句,谁也听不懂谁的,相互吼来喊去,血气就上来了,那就把你干翻就啥事也没有了。后来大家都文明了,有了礼义廉耻,毕竟社会要发展,老动手不仅劳民劳力,有时还要牺牲性命,大部分还是不乐意的,所以那就大家坐下来谈一谈,谈妥了皆大欢喜,谈不妥的时候就会难抑制行动的欲望。

        可以得出,遇到问题是一般斥之于暴力都是下下策,中国还是比较奉行和气生财,那怎么谈就很关键。所谓谈,无非就是争个结果,这里的谈可不是商业谈判的那种,更多的是对问题的看法和对事件的讨论,类似于辩论的性质。王小波说在他所经历的那个年代,那个有左派右派斗争的那个年代,“我们这个社会的论战大多是要从平等的讨论转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批判,这是因讨论的方式决定的,根据我的观察,这些讨论里不是争谁对谁错,而是争谁好谁坏。一旦产生了结果,一方的好人身份既定,另一方是坏蛋就昭然若揭,好人对坏蛋方当然还有些话要说,不但要批判,好要揭发。”要说讨论,那谁也比不过文人之间的讨论,双方看着都是斯文人,其实凶蛮得很。既然双方都是知识分子,肚子里有成吨的墨水,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那叫一个不含糊,可辩来辩去发现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家都挺厉害的。正如前几次文章讲的,知识分子们教化民众教化了半天,搞出了以道德为首要前提并以此评价事件或问题的价值体系。

      中国古人向来讲究文化,讲究儒雅,讲究学问,直到酸别人也成了一种学问,反正谁 也说不过谁,那我就酸你好了。孔老夫子也说过:“老而不死是为贼”“朽木不可雕也”,还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襟裾马牛,衣冠狗彘”这句就绝了,换成白话文就是衣冠禽兽,猪狗不如。一般来说,真理是越变越明,但掺上了道德价值判断政治导向这类的,总是越辨越不明。

      现在已经21世界了,我发现人们论战的方式依旧没多大变化,还是要争个好与坏,很难听的话是不说了,但骂人依旧可以不带脏字。现在最大规模的事件时时在微博上演,热搜榜上的事件让人目不暇接。这个爱豆放生了什么,那个明星又发生了什么,这部电影的好与坏,那个产品的优与劣等等,网络给人们一种论战的新形势。

      就拿某为与某果手机之间如何选择来讨论吧。某为手机确实是国产手机的骄傲,这无可厚非,不论是从自主研发还是产品体验上,都相当不错。但经常与爱国捆绑在一起就很难让人接受。市场也是用脚投票的,作为个人我也明白买某为手机的确能为国产系统出一份微薄之力,但这何尝是必须要买的?虽然我现在用的就是某为手机,但其最新品超出了我能承受的经济能力,难道用某果就是不爱国?这种用道德绑架来论事的行为应该杜绝掉。我可以选择支持国产,也可以选择不支持,因为市场靠产品说话。那又有人说了,你不支持,国产怎么能变得更好,这话说的没错,但这是不是又有点道德绑架的意思呢?我们正在面临一种危险,看着大家都说好的东西,你不觉得好,你就不够好,看了大家觉得坏的东西,你不觉得坏,你就成了坏蛋。在文学影视艺术方面亦是如此。其实这反应的并不是我们不总是道德问题,而是我们很重视道德问题。

      所以“假如我干了不道德的事,我乐于受到指责,并且负起责任,但这种不道德决不能是喜欢过不喜欢的电影”。希望能多一些理性客观的分析,就事论事,少一些迂腐和酸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