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旅行·在路上古建筑

京城遗珠:探访两座缘起明代太监的寺庙(上)

2019-05-28  本文已影响13人  StarryVerse

近期笔者前往北京踏青,想为大家介绍京城之旅中探访的两座寺庙:法海寺与智化寺。这两寺皆为明英宗朱祁镇宠信的两位宦官所建。如今,法海寺的壁画和智化寺的京乐可谓是京城不可多得的文化遗珠。

在上篇,我将带大家探访位于石景山区的法海寺。之后的下篇则将为大家介绍城内的智化寺。由于殿内壁画不得拍照,所有涉及壁画的图片皆为网络图片。

法海寺缘起

法海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翠微山南麓,由明英宗御用监太监李童集资,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至正统八年(1443年)竣工,明英宗赐名法海禅寺。此“法海”非白蛇传中的法海,而是取自“佛法广大难测,譬之以海”。

李童一生伺候了明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景帝朱祁钰五位帝王,共计53年。李童,字彦贞,号朴庵,江西庐陵人,永乐初年入宫,此后一直在明成祖朱棣身边服务。朱棣每次巡幸塞北,李童“皆披戴甲胄,朝夕环卫”,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北征死于榆木川之后,李童是护送其遗体秘密回京的亲随之一,之后在仁宗和宣宗两朝亦被信任并委以重任,英宗登基后,他已名列内廷最有地位的太监。

法海寺山门

佛寺与宦官:

宦官由于无法生育子嗣,哪怕权势再高,也自认命苦福薄。他们把一切寄托来世的思想非常浓重,往往信仰佛教,希望来世得到好报。因此,明代宦官与佛教关系十分密切。明清两朝,一个太监的“成功标志”就是有能力承建寺院。

据说,作为御用监太监的李童由于得到了英宗的提拔,十分感激,便想回报英宗。一天夜里李童梦到在山谷丛林中,一位白衣老人对他指着这片地方说:“此精篮地也,他无以过此者。”他醒来后,觉得十分奇异,于是让一位相地师寻找这个梦中的地方。结果发现与李童梦境完全相同的地方,就是现在法海寺的位置,当地人说这是龙泉寺的旧址。相地师归告李童。李童十分高兴,说:“吾营佛寺,用其法以报上恩。而神人能辅吾志,吉莫大焉。”于是向百姓、官员、喇嘛与僧尼募款,用于建寺。

法海寺刚建完之初,大雄宝殿内有宫廷画匠绘制壁画、金丝楠木塑的三世佛像和精美的十八罗汉像,天顶铺有深一米、分三层逐级上升的藻井和珍贵平綦。可惜的是,三世佛与十八罗汉的雕塑均毁于“破四旧”运动了。

法海寺大雄宝殿及两株白皮松 大雄宝殿旁,被工作人员捡来照顾的双莫西干头小松鼠

交通:

地铁坐到金安桥或是苹果园后,打个车10分钟左右就能到。

游览Tips:

法海寺里的壁画在大雄宝殿内,平时都是上锁的。需要购买一百元通票,等上午十一点时讲解员才会开门带购买壁画讲解的游客入殿。殿内没有灯光,每一个游客可拿一只手电筒照亮。殿内禁止照相。如果对壁画真迹不感兴趣,二十元的普票即可游览寺院。本文所用的所有壁画照片均为网络图或复制品图。不过图片永远不足与现场见到真品相比,望大家有机会可以去法海寺一观壁画。

法海寺平面图

法海寺的明代壁画

话不多说,切入正题。法海寺的明代壁画可谓我国现存明代壁画的最高典范,主要由以下几点组成:

皇家气派

据说当年参加寺庙建筑、壁画绘制的画师工匠共有169人,分为18个工种,其中宫廷画士宛福清、王恕和民间画士张平、王义、顾行等十五人的名字刻在了法海寺门前的《楞严经幢》上。此经幢目前收于大雄宝殿东侧殿内。

保存完整

法海寺壁画位于大雄宝殿东西壁、北壁和佛坛背屏共十铺,壁画面积为236.7平方米。其中东西两壁构图对称,绘有飞天、四菩萨、五方佛、六观音,中下部为祥云山泉草木花卉。大殿北壁为《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绘有以帝释天和大梵天为首的二十诸天及侍从共36人物。

二十诸天 大梵天与三天女 帝释天与众侍女

奢华墙体

普通壁画墙壁的打底,多用麻刀、麦秸和细土合成的粗泥(下图中Coarse Clay),即使山西的永乐宫壁画亦是如此。而法海寺的墙体打底则是由羊绒、糯米汤与粘土结合,制成的墙坚硬无比,细腻不裂,还可防虫蚀等,墙壁上几乎没有出现任何裂纹,现有裂纹的地方多是里面的柱子拱出来的。即使在现代,用“奢华”二字形容该墙面也毫不过分。

壁画墙体层内部细节  图片来源: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官网 壁画内部细节  图片来源: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官网

沥粉贴金巧夺天工

法海寺壁画最夺目的特点莫过于难度极高的沥粉贴金技法被大量使用。整个壁画用金之多,远超敦煌与永乐宫壁画,尽显皇家气派。

沥指液体的点滴,粉指用粉调制成液体,将其一滴一滴的滴落在物面上。有时用特制的工具把沥的点滴加长,形成一种有规律的,人为的线,这种方法术语称之为:“沥粉”。

沥粉贴金的工艺极其复杂,首先要用高温将沥青化开,再往里面撒牡蛎粉,调粘成团;然后放在特制器皿中,挤出冠戴衣饰线条、器皿轮廓等形状(整个行为类似于用超细头的蛋糕裱花器画画),待干了之后刷上金焦油,再一层层粘上金箔。

等金箔和沥粉充分粘贴、干透,用羊毛排笔轻轻扫掉多余金箔。

沥粉贴金使得壁画中每一条轮廓线都独具浮雕般的立体效果,其金碧辉煌在用手电照向壁画的瞬间就能让人为之屏息。

法海寺水月观音局部图中突出的金色线条乃沥粉贴金的效果 法海寺韦驮天局部 永乐宫白虎星君局部,元代

水月观音、鬼子母、金毛吼

在大雄宝殿壁画中,佛神鬼怪姿态各不相同,毛发纤毫毕现,每一个画像都令人赞叹不已。其中最令我震撼的莫过于高四米有余的水月观音和眼神灵透的鬼子母。

在观音的三十三身中,我个人一直认为自在坐的水月观音非常之美。其一腿跷起,另一条腿盘坐,一副放松随性之姿。值得一提的是,水月观音本是文人气息十分浓重的形象,正所谓观水中月而知人生无常,水月观音的基本审美取向是说人世虚幻的。不过这座水月观音因其皇家风范,满身浮华,金银珠翠。其所披一袭纱罗由诸多菱花组成,每朵菱花均由48根丝线绘成。

水月观音图右下角绘有观音菩萨色的坐骑金毛吼,传说其像犬、凶猛异常、食人,并常口中喷火与龙争斗的神兽,在壁画中显得威猛又驯服。金毛吼的毛发分毫毕现,根根上扬,背部肌肉简洁有力,在参观时肉眼看到十分震撼。

鬼子母中孩子眼神清澈俏皮,在观看时我一下就被击中。大家若想了解鬼子母来历可以自行百度,在此就不赘述了。

法海寺的壁画历经550余年,至今仍保持着鲜艳的色彩,可谓佛教艺术的瑰宝。笔者在此所能描述的不过是最浮于表面的信息,壁画最重要的还是要亲临现场去观看品读。希望大家有机会前去北京法海寺来一番壁上观。

推荐四川新津观音寺

明代壁画除了北京法海寺这一瑰宝之外,还有远在四川成都40公里外的新津观音寺工笔重彩壁画。其绘制于明宪宗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在题材、人物、画法上与法海寺有很多相似之处。

之后我们将介绍北京市朝阳区内的智化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看~

关于壁画与古建,山西三篇值得一读

- Das Ende -

- 新城旧市 2019 -

长按关注公众号

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