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薇点评营

《曾国藩传》:崇尚“笨拙”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

2021-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灯火阑珊dh

张宏杰老师的《曾国藩传》里提到:

今人尚巧,办事越巧妙,越少费力气,越走捷径,当然就越好。很多人办事,都追求高效率,甚至不择手段。

这段话是为了对比曾国藩的处世哲学。

昨天读到曾国藩的科考之路屡屡碰壁,文人考试第一关“秀才”,曾国藩就失败了六次,直到第七次才成功。

他总结了自己的失败经验,才发现问题所在,他当然不是最差的,因为他父亲考了十七次才中,但这明显说明父亲的教育问题不适合科举考试。

于是曾国藩立刻改变学习策略,很快挑战好状态,然后秀才、举人、进士,直到最后的“朝堂考试”都比较顺利。

我以为这算是曾国藩学会了用“巧劲”,事半功倍,但实际上,曾国藩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却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他觉得“笨拙”胜过“机巧”,他特别崇尚“笨拙”,甚至觉得办事笨拙才靠得住。

这当然不是说曾国藩要自己“呆头呆脑”的,而是他发现了“笨拙”的好处。

难怪他比他父亲考的次数少,父亲给的基因一般,但他读书后懂得思考,最能看到事物本质。

父亲的教育方式虽然不高明,只会死记硬背,但他从小就被要求必须读懂上一句、才能开始下一句,而且一天的学习任务不完成不能睡觉。

这样一来,虽然曾国藩愚笨但他肯下功夫啊,那些古文、诗书都是靠着自己“笨拙”的方式背下来的。

这样,反而培养了他的勤奋、吃苦、踏实,顺带着基础知识特别牢固,这一“笨拙”之功带给他的收获其实很多,难怪他觉得“笨拙”才是人生哲学。

我觉得,特殊的时代造就特殊的人和事,在当时的年代,曾国藩没资历、没天赋、没背景,也没好老师,他的科考之路注定会走得比较艰辛。

可现在的时代,看看我们身边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课外班,线上、线下各种电子化设备,资源要多少有多少,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更多便利。

可是仔细想一想,便利的同时真的方便了吗?选择更多了,孩子们的学习更好了吗?就像开头说的,人人讲究高效率、走捷径,对孩子的教育真的是好事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