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概念和规律
刚买到一所新房子,你是愿意配套一套新家具还是继续用旧家具?
相信只要收入允许,人们如果买完新房之后,就会觉得旧家具和新家,一点都不配。于是就开始在新家中,换上新家具。
那么这样一来,如果直接随意丢弃,会显得有些浪费。所以旧家具在处理方法上,也有很多技巧性。首先要看新家的装修风格,是什么样的,如果跟旧家具呼应的话,那么是可以带几个旧家具,去新家装饰。可以将旧家具送给亲朋好友,或者去二手市场,进行售卖。
这个过程提现了典型的行为经济学行为。行为经济学是作为实用的经济学,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
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行为经济学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不是新学,只不过,自1950年代至1990年代,它沉寂了几十年。行为经济学有十大规律:
一是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
扔一枚硬币,正面可以赢得100万元,反面则输95万元,你愿意玩一次这个游戏吗?
同样的游戏,如果可以玩100次,你愿意玩吗?
所谓损失规避,是指人们面对“收益”和“损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对称的:人们会为了避免损失而承受更多的风险(更喜欢“赌一把”),但在面对同样数量收益的时候,很少人会鼓起勇气去承受风险(更喜欢确定的收益),而且人们对“损失”的敏感要远远超过对“收益”的渴望。
二是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
你愿意接种A疫苗吗?B疫苗有90%的成功率,你会安然无恙,并且对病毒产生免疫。
你愿意接种B疫苗吗?B疫苗有10%的失败率,失败时你会出现反应和并发症,严重者可能死亡。
所谓框架效应,是指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描述就会导致不同的主观感受,从而影响人们的偏好和选择。人们如何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如何去划得与失之间的那条线。而外界的条件和表达方式,完全可以影响我们对得与失的认知。
三是锚定效应(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容易依赖最初的参考点,而且无法充分调整。例如,我们都知道对事物的判断依赖第一印象并不科学和准确,但我们还是无法摆脱第一印象的影响。
四是 代表性偏差(Representativeness Bias)
是指这样一种认知倾向:人们通常以两个事物的相似性为依据,通过一个事件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评估另一个事件,虽然变量之间的相关信息能提高预测者的信心,但对于预测的精度却并无益处。
五是可获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Bias)
飞机出事的可能性大,还是车祸的可能性大?
为什么你坐飞机时朋友都祝你一路平安,家人都吩咐降落后发个短信报平安?但是你坐车去一个目的地时,却没有同样的祝福,甚至家人都不要求发短信报平安?
所谓可获得性偏差,是指人们在预测和决策时,大多数情况是利用自己熟悉的容易获取的信息作为依据,但其实这是不充分的,并且很容易出现偏差。
六是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
100元,买什么才是最好的礼物?大米?玉米油?鲜花?巧克力?为什么辛苦赚来的钱舍不得花?而同样的钱,如果是买彩票获得,我们就会乱花?
所谓心理账户,指的是消费者会把在现实中客观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例如,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万块的工资、一万块的年终奖和一万块的中奖彩票并没有区别,可是普通人却会对三者做出了不同的消费决策。
七是禀赋效应(Endownment Effect)
你的旧车,为什么你觉得它至少应该值4000美元,但是买家最高出价却只有3000美元?
为什么你衣橱里的那些不穿的旧衣服总是舍不得扔?
所谓禀赋效应,指的是拥有一件东西会改变我们对这件事物的价值的主观认知,对它难以割舍,难于放手,并让我们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
八是交易效用(Transaction Utility)
交易效用理论提出,消费者购买一件商品时,会同时获得两种效用:获得效用和交易效用。其中,获得效用取决于该商品对消费者的价值以及消费者购买它所付出的价格,而交易效用则取决于消费者购买该商品所付出的价格与该商品的参考价格之间的差别,即与参考价格相比,该交易是否获得了优惠?
九是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
是指人们容易因为以前在某件事物上的投入而继续投入,即使继续投入可能亏得更多。换句话说,人们并不是从现在的角度来衡量得失,而是把过去已经发生的成本都纳入其中。所以,即使要面对更多的损失,人们却因为心疼原来的花费而选择继续承受损失,而且还追加投资。
十是热手谬误(Hot Hand Fallacy)
是指比赛时如果某队员连续命中,其他队员一般相信他“手感好”,下次进攻时还会选择他来投篮,然而他并不一定能投进。
发布于 1 分钟前・IP 属地贵州
评论
还没有评论,发表第一个评论吧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