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与写作

思考-五行生化的过程

2019-02-24  本文已影响8人  缘起比尔哥

勤于思考,遇到问题不要对着问题想问题,要走出去,把自己融入到大自然当中,抬头看看天,感觉六气的寒热;看看天地的经纬,有助于发现在书本中没有的东西。

例如对五行的相生关系的认识,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在解释五行相生的时候经常会提到,其相生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它们之间的相生过程和因果法则是,木生火就是木头烧着了就成火了,火生土就是烧过火的地方可见土,土生金是指金来于土,金生水是把金属融化了而成水,水生木是指木从水中生。后来觉得有些内容可以解释,但有些内容好像很离奇,比如金融化后生水,这样的水能生木吗?

也有后世医家加以解释,例如黄元御在《四圣心源》里认为,五行相生非指物质本身而是指五行之气,这样看来似乎就合理了。如果把五行对应四季,“木生火即为春生夏,金生水即为秋生冬,水生木即为冬生春。应该是无懈可击了,经过后来的进一步学习发现这样的归纳似乎还不够完整。

首先,五行是指物质非指气,第二,这里无法解释火生土,《黄帝内经》说土居中不独主时。再重新思考,结合《黄帝内经》的所学知识,找出前后的逻辑关系,终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木生火是指有形的木生有形的火;火生土是指有形的火燥湿而生有形的土;土生金是通过火燥土,土经过火后而生金;金生水是指金性凉而凝气生水。开车时如果外面空气很凉车内有热气,人呼出的气就可以凝结为水珠在玻璃上;水生木实际上要借用土的作用,木长于土,需要水的滋润,这在后天八卦图中有介绍。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由于木与火为阳,《黄帝内经》曰:“阳化气”,木生火为“阳化气”的过程。金与水为阴,《黄帝内经》曰:“阴成形”,金生水则为“阴成形”的结果。

这样的结论是否就是最后的结论呢?应该也不尽然,只能说每一次思考都有进一步的提高,每一次的提高都会对中医理论和临床有指导意义。

摘录来自: 朱燕中. “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加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班导师,东方医学博士朱燕中,多年从医经验感悟之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