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圈医学学习笔记MED24

医治与科普,坚持「两条腿」走风湿路

2018-10-16  本文已影响3人  MED24

很多人说到风湿性疾病,就会想到关节痛或肌肉痛等。其实,风湿病的范畴很大。医疗与风湿知识普及一直是风湿病医生需要担起的两项重任,本期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主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风湿免疫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张奉春教授就是这样的「风湿人」。

点击观看视频


张奉春 不一样的风湿_腾讯视频

风湿疾病难确诊

风湿性疾病有很多是由自身免疫失调引起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病、干燥综合征等等。

因为自身免疫失调问题,风湿病容易被诊断为感染性疾病。张教授曾遇到过一个十几岁的患者,全身肢端坏死、身体大片糜烂,辗转多个地方都没有得到确诊,一直按照感染性疾病治疗,最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过各种检查,确诊是血管炎病。

血管炎病是一类罕见疾病,由于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和缺乏特异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手段,因此一直是风湿免疫性疾病诊治中的一个难题。

协和风湿免疫科的临床医师努力学习,注意掌握国际风湿免疫病学的学术动态,不断加深对系统性血管炎临床表现的认识,大大促进了对系统性血管炎性疾病的诊治水平[1]。

风湿免疫科在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意义

风湿免疫性疾病多数属于疑难疾病,随着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实验室诊断检查手段的发展,被明确诊断为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疑难杂症越来越多,而风湿免疫科在疑难重症的多学科会诊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自建院以来,协和医院内科每周都会讨论疑难及危重病例。多年院内统计数据发现,多数疑难危重病例都在风湿免疫疾病范畴。

比如说心脏科的临床医生对各种冠心病很熟悉,但遇到莫名心脏扩大、心肌损伤或心包积液的患者等,就无法用冠心病或先天性心脏病解释,经过各种检查,会发现是免疫性疾病导致的。

学术培训活动蓬勃发展

以科研为龙头、教学为依托、医疗为根本」是协和风湿免疫科的一贯宗旨。

风湿免疫病学是内科学系中最年轻的一个专科,我国目前尚存在对该学科疾病认识不足、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知识缺乏了解、从事该专业的人员短缺和学术水平较低及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1]。

因此普及风湿免疫病学知识、为从事风湿免疫病学专业人员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是促进我国风湿免疫病学发展的十分重要的环节。

自1979年起,协和医院每年都会举办学习班,医院的风湿科更是被定义为「中国风湿病培训中心」。从张乃峥教授、董怡教授、唐福林教授等,到现在的许多「风湿人」既担任着风湿科主任又担任着学会的工作,保持「两条腿」走路。

相较于其他学科专业,风湿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教授希望从事风湿的医院能够喜欢该专业,除了总结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案,还要做些基础研究,可以引领中国风湿病学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新平,张奉春,曾小峰等.从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的成长看中国风湿免疫病学科的发展[J].协和医学杂志,2010,01 (2) :121-124.

他是全国较早一批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医学团队带头人,作为安徽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的他,常年在全国各地的各类大会上做创新的手术演示,作为安徽医学界的杰出医学专家,他一步步地带领安徽泌尿外科发展并取得了令业界瞩目的成就。本期的MED24带你走近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梁朝朝。

关注公众号MED24,回复“梁朝朝”,查看完整内容。MED24医学传媒面向广大医生及医学生,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视频资讯平台。敬请关注。

to be continued..

编辑 | 王丽

视频 | 映相传媒

终审 | 汪言安  郭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