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坝”村名的由来
很久以前,朱家坝原名津济村,有村东边的津济桥为证。哪为何后来改名叫朱家坝呢?据说,早年这儿人丁不够兴旺,体弱多病的人特别多,风水不够好。
有一天,一位风水先生路过此地,村上人出于好奇,便请教风水大师,为啥我村上的人体弱多病呢?风水大师在村上兜了一圈后说,你们村上人喝的是死水,难怪病人多。若要村庄发达起来,最好办法是让村中间市河里的水动起来,水活了,人丁就会自然而然兴旺起来的。不妨可以在村西边的大河上填一段水中大坝,把水拦进来,让市河中的水动起来,水清人安,风水就会慢慢好转的。
村上的人听了风水先生的话,家家户户出人手,人人出力,大家用船把门前屋后人们丢弃的破砖碎瓦装到村西边,抛入西苕溪靠村的河口边。众人拾柴火焰高,日积月累,慢慢地就在河边填成了一条砖瓦坝,最长时据说有20多米长呢。现在这条坝还在,不过并没有原先那么有长那么宽了,早己淹没在水中。
我小时候,每当夏天,村上的男子汉们喜欢领着自己家的孩子,到河中的砖瓦坝上学游泳,游水玩耍,因那儿的水很浅,齐腰深,坝面又比较宽大,特别适合于小孩子学游泳。水坝那儿一直是村民们游泳消夏、挖蚌摸虾的好场所。
据老辈们回忆,朱家坝自从村西边苕溪港上填了坝基后,市河中的水果真流动了,风和水顺,风水果然慢慢好了,体弱多病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丁兴旺起来了,人口越来越多了。最多时村上有360多户人家,住了好几千人呢,成了旧时湖州府南门外有名的小集镇。
村上人头脑活络,勤劳朴实。不仅种桑养蚕,养鱼种田,还有不少人做起了小生意。村民们开起了茶馆、饭店、鱼庄、米行、木行、布坊、酒坊等等。港南区的村民造了不少木楼房,特别是裕成酒坊,酿酒的房子就有十开间,“裕成白酒”畅销苏嘉湖各地,这儿一时成了湖州府酿酒中心。
村上几位年长的老人告诉我,朱家坝确实是块风水宝地,早年出过丞相和进士,芝麻绿豆官出过不少。明末清初朱熹的后裔也慕名迁来了不少,慢慢的姓朱的成了这儿的大姓,加上村西侧有名的水中“坝”,由此“朱家坝”就叫开了。
旧村名反而慢慢地被村民们渐渐淡忘了。
整理人:朱水桥(朱熹后裔,朱家坝敦雅堂后代)
2002年6月初稿,2019年7月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