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记忆

家乡的春节——小吃篇

2015-04-09  本文已影响102人  水清浅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新的一年又拉开帷幕。作为中国传统的最为盛大的节日,家家户户必定是极为重视的。不知是否因为渐渐长大,还是那份期盼越来越少,春节越来越像一个假期,而并非以一个节日的意义而存在。但是那些越来越远的小吃,却永远是春节里那抹动人的记忆。

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特别的吃食。幼时并没有现在如此多的花样,也不是随处都可以买得到水果零食,所以腊月二十九的晚上,必定会准备一锅热滚滚的油,俗称“动炸”。滋溜溜的冒着热气,白白的面团拧成蝴蝶到的形状,丢下锅在油总翻来翻去,我们一群小孩在旁边馋的口水一地。刚出锅就猴急的伸手去抓,一个个烫的龇牙咧嘴、上蹿下跳,却仍舍不得放开手中的美味。金黄色的外壳,酥脆的口感,撒上磨成细粉的白糖,春节必备之“串串”新鲜出炉啦!

还有一种美味也是经久不衰。学名叫麦芽糖,俗称“糖稀”,它是另一种零食“米果子糖”制作中必不可少的成品之一,这个我们稍后再说。将冰糖和凉水在锅里一起先大火煮化,再文火慢慢熬,慢慢搅拌,直到色泽变黄,锅底起泡。熬好的糖稀非常稠,吃起来也是非常讲究的。我们最通常的就是用一根筷子,像转棉花糖一样将糖稀卷成纺锤的形状,俗称“卷鸡腿”,然后再用另一根筷子将“大鸡腿”卷成“小鸡腿”,就可以安心享受美味啦!

在菜油还很宝贝的时候,一般人家是不会有串串这样的吃食的,所以,另外一种零食应运而生,好吃又不贵的“米果子糖”,有点像今天的米老头家的东东。米果子糖的做法也很简单,除了上面提到的糖稀,还需要一种像爆米花一样的泡米。在炸米花糖的地方,一般都会有泡米卖。也会有人挑着工具,走街串巷的吆喝。放一把米在一个封闭的纺锤状的铁器里,在火上一边加热一边翻滚,“砰”的一声,吓得人一蹦三尺高,泡米的香味就迎面扑来。将泡米、花生和糖稀一起和匀,再平摊在容器里,沥干之后切成长方形,泡米的酥脆,花生的香味以及糖稀的甜腻,交织成记忆里心心念念的美味。

红薯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什么时候,怎么做都可以吃,都好吃。现在最常见的是烤红薯,但是在春节期间,它又衍变成另外一种小吃—苕片儿。制作方法也很简单,一般就是将红薯切成条,放在油锅里炸。但是这个火候的控制,就得看女主人的厨艺功底了。所以,往往哪一家的苕片色泽金黄,口感酥脆,这家的女主人肯定会被大家啧啧称赞。现在常见的还有风干的红薯片和紫薯片,口感要相对细腻很多,且不油腻,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现如今瓜子已经成为春节喝茶聊天打牌之必备零食,我的记忆里,有一样东西,在瓜子风靡之前,成为我们争相哄抢的吃食。南瓜籽顾名思义,就是南瓜的种子。在南瓜熟透之后,从瓜瓢里掏出囊和籽,拍在墙上风干,待风干后取下,放锅里翻炒至颜色微黄。南瓜籽籽小皮薄且易碎,对一般人来说,剥南瓜籽像是两只手掐架的任务,无论如何也分不出胜负来。但是对于我们这种小屁孩来说,搞定南瓜籽,so easy!先在顶部嗑开一个小口子,然后用手从顶部慢慢剥开,一颗完整的南瓜籽就出现啦!

到底有多少种小吃,一时半会,我还是真是难以说清。但是这些难以言说的味道,成为民俗文化里,必不可少的印记。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自制手工式小吃已经逐渐退出春节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干果饼干巧克力。无所谓哪种好或者不好,只是始终想念着,守着妈妈炸串串,困极了也舍不得去睡觉的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