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学中庸中关于阅读的句子2023041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 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 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人莫知其子之恶,人只知其苗之硕。——《大学》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 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 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 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读书的三重境界,符合古学的小学,大学的通义。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所以第一阶段,重点在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看,要博览;其次的阶段就是要思考,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看了那么多东西,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就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最终的成就要返璞归真,也是大学中说的“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学习的最后是体悟自然的规律,顺应于这个规律“随心所欲不逾矩”。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进能变通运用,能说会道,有一得。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王国维
论语大学中庸中关于阅读的句子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 子不为也。——摘《论语》 (即使是小小的技艺, 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 些。)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乎。 ——摘《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 耻辱就接近勇敢。)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 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 尔。——摘《论语》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 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 觉到。)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论语》 (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 任而且征途遥远。 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 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 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译文】孔子说:“拥有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喜爱 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乐趣的人。”
执德不弘, 信道不笃, 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摘《论语》 (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 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 无。)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 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子曰:“君子之其言而过其实。” ——《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越学习,越感受到自己的无知。若说人生是一本大书,越翻阅,越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无能为力。可是不能放弃,因为你的使命就是完成它。「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佚名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 ——《论语》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智 慧的人好动,仁德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文】 孔子说: “君子胸怀宽广坦荡, 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 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 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 【译文】孔子说: “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实现仁 德,那仁德就来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 人。”
读书无嗜好,就不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 傲容易做到。”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 《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 求知的正确态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 知也。——摘《论语》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 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 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大学》
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论语》 【译文】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 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与众人相处平等博爱,亲近有仁 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译文】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粗野,文采超过质朴就死 板、虚 N牟珊椭势咏岷显瘸,才是君子。”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论语》 (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 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论语》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 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 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来源出处:郑板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国)歌德
有关气象的谚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月晕而风,日晕则雨。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古人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少年富兰克林刻苦求知,忠诚伟大的科学家。读完一本书后想想自己有没有理解书的内容,书里的知识是否掌握,没掌握继续读,知道读到全会才算把书中的知识全部掌握,才会成为强者!
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十七乃苦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为大儒。——颜之推
要而论之,《大学》《中庸》不失为儒门两篇名著,读之甚有益于修养,且既已人人诵习垂千年,形成国民常识一部分,故今之学者,亦不可以不一读。但不必尊仰太过,反失其相当之位置耳。
梁启超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 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 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论语》 (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 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 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 么用处呢?)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论语》 (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 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论语》 (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 人不知疲倦。)
读书明志,文明弘扬;手捧国学,百遍不倦;珠玑格言,与君共勉;诚信惟善,孝义当先;好书共享,兴味盎然;修身律己,无私奉献,世界读书日,开心阅读,快乐悦读。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读书能怡情,读书能养性,在书中看大千世界,在书中品人情冷暖,在书中增才智德学,在书中得财富宝藏。世界读书日,多多读书吧,用知识填充我们的大脑,用才学补充我们的精神世界。
学而不思则罔(光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思而不学则贻(只空想,不读书,就会疑惑不解,找不到答案)。——孔子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论语》 (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 便难以做到了。)
《大学》本周精选
人莫知其子之恶,人只知其苗之硕。
——《大学》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大学》
凡事豫则立, 不豫则废。 ——摘 《中庸》 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大 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 禾苗的茂盛。)
复制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乎。 ——摘《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 耻辱就接近勇敢。)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摘《论语》 (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 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摘《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 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 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 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 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 实。)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 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摘《论语》 (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 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 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摘 《论语》 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复制
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 ——摘 《论语》 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论语》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论语》 (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 便难以做到了。)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 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论语》 (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 出入则是可以的。)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 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 上也。——摘《论语》 (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 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 谈论高深的学问。)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 子不为也。——摘《论语》 (即使是小小的技艺, 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 些。)
复制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 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 《论语》 (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 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 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 《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 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 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 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 乐,仁者寿。——摘《论语》 (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 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 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 仁慈的人长寿。)
复制
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摘《论语》 (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 力就去做官。)
复制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论语》 (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 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复制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论语》 (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 独立的品格。)
复制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
《大学》
复制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论语》 (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 人不知疲倦。)
复制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 尔。——摘《论语》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 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 觉到。)
复制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摘《论语》 (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 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复制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论语》 (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 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复制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论语》 (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 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复制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 《论语》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 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复制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 则怨。——摘《论语》 (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 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复制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 君子。——摘《论语》 (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 胜过质朴, 也会流于虚 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 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复制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 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摘《论语》 (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 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 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 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复制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 既衰,戒之在得。——摘《论语》 (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 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 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 弱,力戒贪得无厌。)
复制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 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 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 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 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 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 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 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复制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摘 《论语》 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复制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摘 《论语》 (一 (能牺 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复制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论语》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 不能容忍呢?)
复制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论语》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复制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论语》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 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 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
复制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 《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 求知的正确态度。)
复制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 《论语》 (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 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复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论语》 (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 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复制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论语》 (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 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复制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摘《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 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 围。)
复制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摘《论语》 (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 发命令, 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 如果他的行为不正, 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复制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摘《论语》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 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复制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摘《论语》 (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 得到一个安逸之处; 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 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复制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摘《论语》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 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复制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 知也。——摘《论语》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 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 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复制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摘《论语》 ( 《诗经》 三百篇, 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思 想纯正,没有邪恶。”
复制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 来之,则安之。——摘《论语》 (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 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 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复制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 可求,从吾所好。——摘《论语》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 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 干我喜欢的事。)
复制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 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论语》 (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 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 坏事都能干出来。)
复制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 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论语》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 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复制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 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论语》 ( 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 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 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 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复制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论语》 (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 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 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 么用处呢?)
复制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 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论语》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 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 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复制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论语》 (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 任而且征途遥远。 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 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 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复制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论语》 (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 理论上讲不通, 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 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 通。)
复制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 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 吝,谓之有司。” ——摘《论语》 (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
复制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论语》 (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复制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 也厉。——摘《论语》 (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 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