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是思维而不是答案

2018-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依然安宁

先讲下今天早晨发生的一件小事:平时因为我上班比较早,所以电梯基本上都是直接下到一层。今天早上电梯一停,就习惯性的准备出去,迎面撞上一个小男孩(看样子应该七八岁),回头一看发现原来是7楼。他进来后按着开门键向我解释:阿姨,麻烦等下我妈妈。我礼貌性的微笑,却下意识的看了下时间。大概过了10秒,他向外喊了一声:妈妈,你怎么还没出来。我没听到里面回答了什么。但小男孩走出电梯,非常礼貌的跟我说:阿姨,你先走吧,我妈妈可能会晚点儿。我再次以礼貌的微笑表示再见。

上班的一路上,我都在想,如果是我的女儿,这样的情况,她们会怎么做?我居然得不到答案,突然觉得自己并不了解孩子们。不知道她们与他人相处时是什么状态,可能是因为平时忙忙碌碌,又很少接她们上下学,错失了很多她们的生活常态。而我却从来没有想过去教授她们这样一种能力——与人交往的社会能力。

如果不是加入读书社,读了这本《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大概我依然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也不会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儿而深入的思考。

我想我要行动起来了,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孩子很小,我就教给她们要懂得分享,但是却没有告诉她们,我们为什么要分享?有些事情不能做,但为什么不能做?有些话不能对别人讲,但为什么不能?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这本书就给我们展示了一种特别好的方法——“我能解决问题”字词游戏。先用简单的例子,让孩子们懂得词汇的意思,然后让她们自由发挥,可以全家参与,直到完全明白词义,能够运用到生活之中。

01.是/不(没有);一些/所有;之前/之后;现在/以后~~~~

看似如此简单的词语,我以前从来不会去研究,也不会刻意的教给孩子,总觉得她们应该已经会了。
昨天晚上,妹妹想看姐姐的蓝色的书,但是姐姐不给她,她生气的将她手上的绿色的书扔在地上。我问了一句:妹妹,把书扔掉是正确的事情吗?她居然很正经的回答我:是。
我当时脑子都是懵掉的,原来她们对于对错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而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要去培养她们这方面的能力。

而这本书通过非常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们快速的了解了很多简单的逻辑关系,让她们的小脑袋里从此有了思维的概念。慢慢的一点点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这真是让我大吃一惊加茅塞顿开。

02.理解他人感受

为什么孩子总是在我很忙的时候打扰我?为什么她们总是在不合适的场合大哭大叫?她们之间怎么总是不知道谦让?~~~~这大概是这种二宝妈经常头痛的问题。

这些矛盾归根结底是因为,孩子不理解别人的感受。她不知道她的行为会给你带来困扰,不知道她的行为会让对方难受。

那么,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表示情绪的词汇(开心、伤心、沮丧、骄傲~~~)让她们理解在什么情况下,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再把同样的事情引申到对方身上,使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

在这样一步步练习的过程中,孩子慢慢的理解了很多事情的逻辑顺序,以及行为背后对方的感受。可能这些练习,在开始的时候并不能一下在转变孩子的行为习惯,但在这样的环境中日复一日的练习,一定会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时刻顾及他人感受的好性格。

有人说:不佩服一个人一次踢1000次腿,但佩服一个人一次踢一次腿而连续1000天。坚持才能成事,督促孩子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成就我们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