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个提问,开始打造健康的心智模式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是一本很棒的书。对我个人来说有价值的,除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还有一些让我关联到了“心智模式”的内容。
最近几年来,我越来越发现,在个人成长、事业成就、人生幸福度方面,人跟人之间的最大差距,不在于家庭出身、教育背景等“硬件”,而是心智模式之间的差距。心智模式,是指深植于我们心中的对待事情惯性的思维模式,它决定着我们的观察、思考和行动。
很多人之所以不够优秀,过不上自己理想的生活,往往是因为ta在做事情之前,就从思维上给自己设限了。
1.
她弄清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在发展中世界进行影响力投资),并进行了人生设计,然后向该领域三个收入丰厚的职位递交了申请,其中就包括她现在所在的公司。这是一家精品公司,她以前从未听过,但她进行了200次谈话就找到了这份工作。6个月,200次谈话,这是真的。据贝拉说,在这200次谈话中,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她是通过谷歌和领英网站发现并取得联系的。在任何时候,只要有可能,她就会通过关系网请人进行推荐。
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样,被“6个月”、“200次谈话”震动了。看到这些字眼时,你会怎么想?
A: 她太厉害了吧!能这么执着的人实在是凤毛菱角。
B: 太棒了!下一次当我特别想做成一件事的时候,她就是能激励我奋进的榜样!
看到差别了吗?A只是在静静围观他人的成功,觉得跟自己并没什么关系(或者认为这更反衬了自己的失败),而B却是在主动思考:“我能如何利用这个信息,帮助我达成目标”?
由这个例子可以延伸到典型的两种迥异的思维方式。当遇到一个很大的挑战时:
A: 我可能完成它吗?(Whether?)
B: 我怎么样才能完成它?(How?)
拥有B种思维的人,会更加积极地开动脑筋、调动资源、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自然最终也有更大的机率完成挑战。
2.
失败重构是一个过程,通过对原材料(失败)的转化,达到质的飞跃(成功)。这个练习很简单,分为三步: 1.记录失败的经历。2.对失败进行分类。3.鉴别出蕴含成长机会的失败。
可能我的性格比较人(早)畜(熟)无(沧)害(桑),一些朋友有时在感情遇到问题时会寻求我的建议。对于沉浸在失恋痛苦中的朋友,我建议做一做失败重构练习。具体来说,你可以先记录这一段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不管这些问题主要是你还是对方造成的)。这部分需要注意的有两点,我在之前的文章《对于过往,如何体面地告别》中写过:
第一,在写作形式上,可以把第一人称“我”,换成第三人称“他”或“她”,来讲述你的故事。第二,谨记“我不是情绪,而是情绪的观察者”的原则。”如此,在深入情绪、感受情绪时,你仍能保持一个观察者的立场,能相对理性、客观、冷静地看待经历。
之后,你需要对这些问题作分类。书中建议的分类方式如下:
第一类失败是由低级错误导致的失败。
第二类失败是由于自身弱点导致的失败。
第三类失败是蕴含成长机会的失败。
举个栗子呗。
第一类失败:自己某天因为工作不顺而心情不好,把怒气撒在了另一半身上。
第二类失败:自己由于原生家庭的问题,从小缺乏安全感。(原生家庭带来的缺乏安全感问题,一般比较难解决,但并不是没有方法,所以这一点也可被归于第三类)
第三类失败:自己在跟另一半产生矛盾时的应对方式不够理性、有效,比如采取冷暴力。
接下来,你只需要关注第三类错误。比如,你可以去了解和实践《非暴力沟通》书中的建议。
当你的关注点是“以后我怎么能做得更好”,而不再是“我失败了”时,你会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一段关系的结束,并不是所谓的“失败”,而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成长机会。失败重构练习不但能帮你更理性看待这一段关系、更快走出阴影,同时还能增加对自己的了解,并为以后你处理感情问题提供借鉴。
所以,下一次你失败时,问问自己:“这个经历里蕴含了什么成长机会?”
3.
纵观人生设计的概念,所有的想法和技巧,都在提醒我们这5种心态,它们是:保持好奇;不断尝试;重新定义问题;专注(了解人生设计是一个过程);深度合作(寻求帮助)。
这五种心态里,我本人践行的最好的是“保持好奇”、“重新定义问题”,最需要提高的是“不断尝试”。一直以来都深知自己容易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前段时间完成的盖洛普优势测评,更加验证了这一点:我最强的五大才干主题,前三位属于“战略思维”,后两位属于“关系建立”,而没有一个是“执行力”。
读本书时,我深深认同不断尝试(比如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原型设计”)的价值。为了更好地践行这一点,我马上打开了自己的周检视清单,在“打造健康的心智模式”一栏添加了“行动”这一项,并誊抄了书中相关的文字。
之所以会每周检视自己的心智模式,是因为当初我问了自己:从“知道自己的问题”到“解决自己的问题”,我可以做些什么?
以上,我们看到了三种积极的心智模式,分别是:
一,我能如何利用这个信息,帮助我达成目标?
二,这个经历里蕴含了什么成长机会?
三,从“知道自己的问题”到“解决自己的问题”,我可以做些什么?
有没有注意到,这是三个问句,而不是陈述句?这是我特意设计的。
哈佛幸福课里,讲师Tal反复强调“Questions create reality” 。确实如此。我们对什么发问,就代表关注什么;而我们关注的东西,会成为现实:它要么出现在现实世界里,要么,出现在我们自己的心灵世界中。
不良的心智模式,是一堵墙,把你禁锢在牢笼里。而好的提问方式,是心智世界里的一扇窗,窗外是更广阔的世界。你愿意走出去,看一看、闯一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