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小时候

2017-07-28  本文已影响3人  郭清平

小时候,住在一个很小的村子里。坐在土炕上,可以看到不远处低矮的丘山,有一些果树,最多的应是一些桑树吧!春天的时候,那些青绿的小虫趴在叶子上,记忆中它们总是一动不动的,好像一直在睡着似的。

山上的野菜到处都是,随便坐在一个地方,都可以找到入口的东西。记忆中好像有一种叫“乌米“的植物,是那时最好的甜品了。可惜已经想不起是什么味道了,只记得吃的是满嘴乌黑,然后和伙伴们相互嘲笑着。

那时候胆子很大,发现草丛中的青蛇,会一路追下去,吓的那条蛇一下子钻进草丛深处,再也不肯出来。还会在草地或者河边,追逐着蚂蚱蝴蝶之类的东西,那个时候也从来不知累是什么,就像不知疲倦的鱼一样到处游荡着。

一直到太阳正中,家里的菜香味传过来的时候,才会急三火四地跑回去。只是匆匆地用手擦一下脸上的汗,便急急地坐在饭桌边,大口地吃着。此时想来,会有一种温暖和香甜的感觉,在这里滋长。

这个时候,那只懒洋洋的大猫,会极殷勤地叫着,围着桌子不停地转着,看到没有人搭理,便把爪子搭在饭桌边上,看着那些菜。转过头可怜地“喵喵“叫着,大人们会用筷子粗的那一头,敲打着猫的脑袋,猫便吃疼溜下了桌。不一会儿,又可怜兮兮地凑了过来。受不了那猫在我的腿上“喵喵“叫的可怜样,常偷着夹一些饭菜给它。

最有意思的是那条狗了,它站在地上,眼睛在你的筷子和嘴之间,来回转动着,却一声不吭,只是那样看着,偶尔扔一块碎骨头,便急速扑过去,叨起吞下,然后还是那样看着等待着。

灌木丛渐渐茂密起来时,上山的日子就少了。而且天也热的厉害,这个时候,门前不远处的小河套,是最受欢迎的地方了。

那里水极清,可以看到一些鱼或东或西地游着。那时常赤足在水里跑着,看着那些鱼惶急地钻入草丛石块下;看着水花乱溅时一片浑浊的水波;感受着水珠在皮肤上滑过时的清凉;听着那些在河边洗衣的妇人呵斥声。

玩的累了,便在水流略急处,用石块垒成一座方坝,赤条条的嬉戏打闹着。稍微大时,这种浅浅的水湾已经盛不下心中的欲望了。村的西头有一处大的水泡,里面很深,有厚厚的淤泥。常趁着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过去,在里面扎着猛子,憋一口气沉在水里,看谁坚持的最久。有时玩的兴致正浓,却看见自家的长者,在水边与人唠着家常。因为担心被发现,便沉下水底,抓一把泥涂在脸上,以为这样就可以蒙混过关。实际上没有几次躲的过去,一顿打是免不了的。

天渐凉时,趟水而过的人少了,只有鸭子还在上面绅士样地游着。这个时候,树上的果子有些红了。中午放学的时候,常常会赖在那棵枣树上,找大而红的枣子,在斜伸出来的枝杈上,晃着腿,哼着不成调的小曲。直到大人在那边高喊“要迟到了“,才急忙溜下树,向学校跑去。

到了晚上,三五个淘气宝,会像贼一样爬上屋顶,去寻找那些覆在上面的果子,那时候,不知踩坏了多少的瓦片,受到了多少训斥。

其实最让我们高兴的,是在那一大片的向日葵林里穿行。那时,还看不出那片暖黄色的花盘是怎样的美,只在意哪个是最大最饱满的,然后兴奋地揪下来。有时被看园的人发现了,便“唿哨“一声,四下逃去。在喝斥声中,被追逐的像只小狗一样,惶急中躲在一处草垛中,透过间隙看着那个人的气喘吁吁地找寻着我们这几个小贼。

更多的时候,是在秋中的山上。采些蘑菇,还有野果,等到满载而归的时候,肚子已经饱了。回家的路上,拽根“狗尾巴“草,抓那些笨拙而胆小的蚂蚱,串在上面。到家以后,那些鸡们便涌过来,争抢着那串美味。

时间过去了许久,依然记得那一个午后,山很静,也没有风,在山谷的凹处,在山的阴影处。年少的我,拿着斧头,一下又一下地斫着一个树墩。(因为冬天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要交一定数量的柴火给学校)嘭!嘭的闷响四处散开着。

冬天的乡村是冷的,简陋的教室也是寒气逼人。尤其是教室的后面,更是没有一丝热气。时间久了,手就会握不住笔。只有靠近炉子的地方,才是暖和的。所以一到冬天,便会很用功地学习,因为只有学习好的,才能坐在炉子旁边。

等到下雪结冰时,便会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在田野上。那时很少堆雪人,打雪仗的时候,到是多。有时分成两伙,有时不分敌我乱打一气。或者滚雪球,然后把巨大的雪团滚到一个略斜的坡上推下去,看着滚动的雪球渐变渐小,停在那里。有时干脆自己从上面滑下来,带起了一路雪沫。那时冬天虽然冷的厉害,可是一有空闲,依然会在外面疯跑,依然会跑的满头大汗,两腮泛红。

冬天虽然很长,可是天还是渐渐地暖和起来。这个时候,会沿着结冰的河套走下去。有的地方冰结的厚实,一些纹络在纵横着。有的地方略薄,便会下力气地跺着脚,看着冰上的裂纹向前延伸着。有时还会在冰的下面发现一二条寸长的小鱼,以游动的姿势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当凿破冰层以后,这些小鱼就像从梦中醒来一样,摇晃着尾巴。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知道,春天快到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