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还能回来吗?
最初的我,是没有太多喜恶的。
可能,这就是我标志性黄颜色所代表的性格。
我单纯而热情,富有创造力。
对于别人是什么样子,我从来没有太多概念,也不会去管太多。
仿佛我自己就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还算安宁,就算被外界打扰,我还是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那里有真正的我。
我乐于与人交往,当然,那建立在我强烈的兴趣之上。
对于平淡无聊的事情,我要么逃开,要么随便应对。
对于我不喜欢的东西,我会直接躲开。
我不会去描述太多,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的事也不值得说。
我喜欢独立地思考问题,思考弄出一些更好玩的东西,当然,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的不亦乐乎,于是我们会选择出最好的方案作为最终的成果。大家都无比开心。
后来,被一些外人强行打破这一切之后,我一瞬间世界完全变成空白,我甚至忘了怎么笑,这导致了我笑的很勉强。我真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知道怎么笑。
我万事都变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做,每次都要看别人怎么做,然后自己勉强去学,然后向别人确认,我这么做对吗?
我看见周围逐渐出现了美丑和与之相对强烈的喜恶。
所有人都有他们特别喜欢的东西和特别讨厌的东西。
他们会用强烈的具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描述出来。这再一次打破了我的世界观,在他们那么强烈地说出自己的讨厌和喜欢之时,我不由得纳闷,怎么我自己就没有。
我有喜欢的东西,但没有她们所描述地那样疯狂。
我没有讨厌的东西,我真的找不出来。
但为了附和别人,我便努力地表现出自己也十分厌恶,可能我没发现,我的本心正在对我说:别装了,累不累啊!
我那个朋友总是会对我说很多人的坏话,我就听着,挺她讲,她是多么多么讨厌某个人某件事简直到了极致都不能多看一眼,多看一眼就会让她受不了。
我默默问自己:“我真的没有喜恶吗?这是不是意味着我是一个不完整的人?”
我很怕自己是一个不完整的人,于是我开始体会讨厌和厌恶的感觉。
从一个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只会默默走开不会想太多的我,开始体会那种厌恶的感觉。
不过,并不强烈。
远远没有那种看一眼就让我自己恶心地不得了的感觉。
就算我再怎么试着厌恶,一分一分加重自己的厌恶,还是无法达到那种看一眼就感到恶心受不了的感觉。
我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感觉呢?
那时候的我,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给自己找麻烦,挖坑。
就像我那个朋友人生路上永远在给自己挖坑。
随着学习越来越紧张,在周围所有人都喊着压力大的时候,我对压力这个词完全没有概念,所以我以为,自己没有压力的。
我只知道学习一声令下:冲!
我便精神抖擞,开始认真学习。
所以,我每次在面对别人的询问“学习有压力吗?”
我便微微笑:“没有。”
或者“现在学习压力应该很大了吧,加油啊!”
我忍下心中奇怪的感觉,顺着人家的话说:“好的。”
然后心里默默疑惑,压力到底为何物?为什么人人都要问我?都不能换种说法吗?
无奈。
老师们每次鼓励我们好好学习,就会充满激情地喊:“大家努力,冲啊!……”
我这个时候心里又会感到十分怪异,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总会激情澎湃地鼓励学生“冲啊”?
认真学习需要沉心静气,专注无比,这跟“冲啊”有什么关系?
而且,老师们每次在我们认真学习的时候激情四射地进来喊口号,这到底是鼓励我们,还是在打扰我们认真学习?
我感觉挺不爽的,但还是跟着大家兴致冲冲地附应。
后来,我也不知什么时候,终于发现我对于自己讨厌的东西再也不愿多看一眼了。
多看一眼就会让我感到头脑沉重,精神垮掉,无法忍受。
最开始,发现我这样的时候,我还有点窃喜,我终于可以像别人那样,面对自己讨厌的东西有正常的反应了。
直到后来我再也不能忍受我自己这样,我才知道自己错的离谱。
我疯了一样想变成从前那样,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还算安宁,就算被外界打扰,我还是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那里有真正的我。
做了很多努力,仍然无济于事。
主要是因为头脑中那块沉重,我不知道,它到底怎么形成的。
我知道,那肯定代表着压力。
但形成的细节,我就不知道了……
我很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