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颈鹿瞎说画

死神找隔壁退休的刘大爷,是想交流怎么养花

2021-10-27  本文已影响0人  短颈鹿瞎说画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西方世界,

每年秋季正式结束那天,

亡魂都会爬上地面,

占据活人的身体然后留在人间。

教会为了消除民众的恐惧,

将11月1日定为「万千圣徒之日」,

在这一天为天主教圣人举行纪念仪式,

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压制亡灵。

然而民众对这个解决方式并不满意,

恶鬼害人→圣人除恶鬼,

以暴制暴的逻辑虽然没问题,

但等仪式搞完受害者也凉得差不多了。

求人不如求己,

大家充分发挥民间智慧,

决定采取一种反套路方案:

凭什么只有鬼吓人,

我们人也能吓自己…不,吓鬼啊!

于是每到10月31日晚上,

人们都会扮成妖魔鬼怪上街溜达。

因为这个活动实在太好玩,

被推广到了世界各地,

人们「万圣节前夜」扮鬼的传统,

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台湾妈妈在万圣节把两岁女儿扮成无脸男

19世纪末的芬兰画家,

雨果 · 格哈德 · 辛伯格,

Hugo Gerhard Simberg,

也是个不喜欢按套路出牌的人,

不过他对待鬼怪的态度,

跟万圣夜完全相反:

人扮鬼,

哪有鬼扮人好玩啊。

辛伯格画中的死神,

外表虽然有点吓人都是骷髅架子,

气质却朴实得一塌糊涂。

带人进天堂地狱之前要先礼貌敲门,

和小恶魔小朋友遛弯会背着手,

看老奶奶削个土豆都能看得入迷。▼

《农民和死神来到天堂地狱之门》Peasant and Death at the Gate of Heaven and Hell1897
《玩伴》Playmates
《死神和老妇人》Death and an Old Woman

觉得画风幼稚吗?

可辛伯格画这些的时候都二十多岁了,

是个妥妥的成年人。

那难道他和梵高卢梭一样,

都是半路出家自学成才?

并。不。是。

在这之前辛伯格已经在正规艺术院校,

接受了将近十年的系统教育了。

怎么画才像一幅标准的「艺术品」,

他心里清楚得很。

辛伯格的写实代表作《姑妈肖像》

可能就是因为太清楚了,

辛伯格总想跳出框框玩点不一样的。

于是他果断离开学校,

为自己找了个见多识广的新老师。

新老师虽然平时看着正经,

作品中却偶尔会冒出些奇思妙想。

他在教学上没什么限制,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辛伯格老师加伦·卡莱拉的作品

拜师第二年,

辛伯格在老师的鼓励下,

前往英国法国意大利游历增长见识。

同样是欧洲艺术之旅,

别的艺术家都是膜拜文艺复兴呀,

参观卢浮宫藏品呀,

感受古典绘画的宁静高雅。

而辛伯格转了一圈回来,

记住的只有「死人头」。

辛伯格在这些国家,

看到了许多艺用和医用的解剖图集。

历代艺术大师的作品中,

也经常出现头骨或骷髅形象。

更别说还有那些,

用真人骨装饰的墓地和教堂。

不同文化对于死亡的解读和态度,

对辛伯格造成了巨大冲击。

欧洲各种艺术品中的骷髅形象

也许大多数人对于死亡最初的认知,

都源于当地的信仰和传说。

就像有些人小时候不怕鬼,

长大后却慢慢开始怕了,

总不可能是因为被鬼打过吧。

既然如此,

那如果跳出这个框框,

剥去鬼怪身上神秘阴森的固有印象,

会让人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吗?

动画《COCO》中的亡灵世界

辛伯格在这一时期,

创作了大量与死神有关的画作,

有的让人会心一笑有的令人细思极恐,

但要说其中最特别的一幅,

肯定是《死神花园》。

Garden of Death

这幅水彩和水粉画创作于1896年,

高16厘米,宽17厘米,

现收藏于芬兰赫尔辛基阿黛浓美术馆。

大概这么大▼

画中从左至右,

分别用侧面、正面、背面,

描绘了三个穿黑衣的骷髅死神。

层层花架上下,

堆满了各式各样奇特的植物。

左边的死神正在浇水,

面前不知从哪个次元伸出的钩子上,

还挂着块儿旧旧的抹布。

中间的死神小心翼翼的,

将一株圆圆的蓝色花朵搂向胸前,

双手交叠捂在心脏的位置。

(如果他有的话……)

最右边的死神只有个背影,

但感觉也是在专心侍弄花草。▼

象征死亡和永恒的骷髅,

和象征脆弱生命的花朵被放在一起,

形成一种奇妙的观感,

让人重新思考生与死的关系。

死亡真是生的对立面吗?

还是说在某些情况下,

它也以另一种形式在延续着生命。

辛伯格非常喜欢《死神花园》,

除了这幅彩色的小图版本,

至少还画了三幅差不多的素描版。

他从不解释自己作品,

却在其中一幅素描上写了行字:

「死者前往天堂前的归宿」。

《死神花园》的素描版本

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

几位死神并不是单纯的爱好养花,

这些他们细心照料的植物,

其实都是人类的灵魂。

这一系列画作完成后,

有人说辛伯格创造了一种,

全新的「宗教花园」,

是对《圣经》中伊甸园的曲解,

引起了教会的强烈不满。

然而几年后,

可能是因为辛伯格名气渐长,

芬兰坦佩雷地区新建的圣约翰教堂,

还是请了他去创作装饰壁画。

如今的坦佩雷大教堂

辛伯格一顿操作猛如虎,

不但把《死神花园》放大画到了墙上,

还把12门徒画成12个光屁股小男孩,

举着花环绕大厅一圈。

当然论大胆突破你永远可以相信辛伯格,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

他还把天主教中象征恶魔撒旦的蛇,

画到了教堂天顶最高处,

让进入这个神圣之所的所有人,

都始终沐浴在邪恶的光辉下。

估计教会的领导们验收时,

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辛伯格这孙子,

真是老酸笋给小春笋开门,

笋到家了哇!

辛伯格的老师卡莱拉,

本人虽然没怎么画过这类主题,

却十分欣赏一位爱画骷髅的画家:

瑞士象征主义大师勃克林。▼

《与提琴手死神一起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with Death as a Fiddler  1872  勃克林

之前聊勃克林的代表作《死岛》时,

提到过画中的经典人物:

在冥河为亡灵摆渡的船夫「卡戎」。

或许是受到老师的影响,

在辛伯格的一幅画中,

也出现了相似度极高的形象。▼

左:勃克林《死岛》  右:辛伯格《生命之河上》

只是辛伯格画中的卡戎,

显然更有上进心,

船上没带客户的时候,

还抓紧时间看书学习提升自我。

借着万圣节的气氛,

给大家看几个欧洲著名的人骨教堂吧。

前方高能预警,

请非战斗人员快速划过~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友 游旻Skaey 的游记

今天的「短颈鹿瞎说画」就到这里~

其实不管是哪里的节日,

能让人们相聚在一起就是美好的。

几天后就是万圣夜,

希望大家和朋友们玩得开心,

「吓」得尽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