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内存清理中心

我为什么不看新闻

2018-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郭大海

请别看新闻了。

我曾经也是每天阅读新闻的人。那时候,我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边看新闻边吃早餐。我当时觉得,我在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应做的事。小时候学校是怎么教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逐渐地,看新闻逐渐成了一种习惯:早上起来吃早餐的时候刷新闻,挤地铁上班的时候刷新闻,回到家了没事也刷新闻。新闻成了跟咖啡一样的必需品,我每分每秒都在用它刺激我的大脑。

我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促使我厌恶新闻的。但我很肯定,我告别新闻大概在2016年的时候。那时我还在国外为学业奋斗,每天要阅读超量的文本信息,脑子承受着难以想象的信息过载,以至于我必须消除那些发出噪音的信息源。我问自己:发出最多噪音的信息源是什么?

是新闻。

于是我删掉了手机上所有的新闻APP。我再也没有订阅《卫报》,也再没有登陆过任何新闻网站。我停止了7点钟边看新闻联播边吃饭的习惯。

不看新闻三个星期后,我感觉好极了。

是的,叙利亚战火滔天,非洲难民涌入欧洲,国际经济阴晴不定,杭州一个小伙子在美容院被骗了2万块钱。是的,幼儿园虐童劣迹斑斑,中小企业倒闭A股下滑,广州东山口文物遭到破坏,郭德纲和徐若瑄传出绯闻。

但这些消息没有任何价值。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现在媒体报导的新闻,是没有行动力的(actionability)。换句话说,能为你的行动提供有用参考的报导,一条也没有。

请做一个实验:打开随便一个新闻报纸或者网站,挑出10则报导,看看有没有一则是对你有用的?没有。

挑出100篇文章,看看有没有一则是对你有用的?没有。

挑出1000则报导,看看有没有一则对你有用的?还是没有。

那什么叫有用?如果知道一个信息能改变你的决策,甚至让你的行为发生永久性改变,这个信息才叫有用。试问:知道G20各国领导人的讲话或者英国脱欧能帮助你做生活中重要的决策么?能改变你的行为方式吗?

不可能。

那为什么人们还在看新闻?原因很简单:新闻界已经掌握了如何吸引我们大脑注意力的机制,并在利用这个机制赚钱。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John Cacioppo博士的实验研究就表明,人的大脑天然地对负面信息给予更多关注度:当被展示负面信息图片(如死猫、被刮伤的脸)时,被试大脑发出的电波信号,远远高于被试被展示正面信息图片(如披萨、法拉利)时。他把大脑的这种特性命名为negative bias,即负面性偏见。

所以你打开报纸或者电视,你只能看到负面信息:战争、谋杀、性丑闻、社会争议、环境破坏,等等。新闻界知道你的大脑有负面性偏见,所以只会报导你所能想象的、最糟糕的消息(但在这点上,我必须说,新闻联播一反传统,做得很好,你懂的)。

新闻数码化让情况变得更糟糕了。当手机成了人们阅读的主要媒介后,新闻媒体开始制造一系列垃圾信息。这些垃圾包含了四大元素:性、暴力、金钱和负面消息。为什么刘强东涉嫌强奸的案件如此受人瞩目?因为它完美融合了这四大元素:一个富翁(金钱)强迫年轻女性与其发生性行为(性与暴力),最后成了舆论的众矢之的(负面消息)。这些垃圾信息,除了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外,毫无价值可言。

现在的新闻,已经彻彻底底成为了单纯为吸引人注意力而产生的“精神垃圾食品”。而吃着这些“精神垃圾食品”的人们,打着饱嗝,拖着臃肿的大脑,在媒体的催眠下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幻觉:

“我就是世界的皇帝,全球在为我放哨。”

“啊,多么糟糕的社会,举世独浊唯我独清!”

“又掌握了一门关于蚂蚁有多少腿毛的冷知识,我果然才高八斗。”

事实是显而易见的:在手机上,在电视上,在纸张上,新闻在全方位地轰炸我们,消耗着我们的注意力,消费着我们的时间,消灭着我们的生命。

如果你想工作更有效率,心情更舒畅,脑袋更清晰,甚至是性生活更和谐的话,也许应该这件事开始做起:别看新闻。因为所谓参考消息,其实是最没有参考价值的消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