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简道简友广场想法

每一次奋发尽力的背后,需要有加倍的“赏赐”

2021-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猴得住

人之初,性本善。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当一个人在进入新的一个领域时,他的人性以一种原始的善良状态为出发点,任何事情都是抱着一种善良,美好的动机去工作、去学习、去交友等等。

例如,新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总是希望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希望摈弃掉以前的种种恶习,做出改变。这是人性善良的一面。

而后天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

美国金融巨头摩根,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经济学家,更是一位心理学家。他说:一个人从事一件事,通常有两种理由,一种是真实的,一种是高尚的,而高尚的动机则往往更具驱动力。

因此,要改变人,需要激发别人高尚的动机。

一位保险公司的主管,为了能够提高手下员工的工作效率,常常会送一些管理方面的书籍给下属。他告诉员工:努力开拓业务,是为了有能力去管理别人。

管理别人是一种高尚的动机,这一句话给他的员工无形的动力,激发了他们的高尚动机,并且将集体的斗志带到最高点。

人际沟通中,高尚的动机是做给别人看,还是想得到几句称赞呢?还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呢?

其实,从人性的角度来说,高尚的动机不需要具有表演的性质,不需要做给谁看,更不是要得到谁的几句赞扬。高尚只是一种品行,是一种日以积累的一种行为习惯。

然而,沟通交际中,很多时候,当我们发现对方动机不良、不怀好意时。戒备心会促使我们还击,而还击的方式通常为一针见血地向对方提出挑战。

这并非是一种理智的方式,这只会激化对方的不良动机,在人性的驱使下,采取更加激烈的方式。这种行为不免会引发一种冲突,对方反而变本加厉,这样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但如果我们换一种做法,在他们产生不良动机时,以一种高尚的动机让他人将这种不良的动机自行泯灭,并随之让高尚的动机产生强大的驱动力,产生一种良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形下,很多事情就变得容易沟通与解决了。

比如,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抱着孩子的妈妈上了车。而孩子的旁边正好有一个人,他不想让位,将脸故意扭向窗外,动机是不愿意让位子。

而作为售票员,提醒顾客给老人、孩子让座位是一种责任。你会怎么样实施呢?

“先生,您好,请把座位让给孩子,谢谢!”

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即便位置上的人站起来,也不是心甘情愿地。

如果售票员换一种方式:小朋友,这位叔叔太累了,让他坐一会儿,休息好了他就会让给你的。

相信这句话一出,座位上的人就再也坐不住了。

这就是高尚的动机。售票员对座位上的乘客采取了尊重礼让的方法,给他设计了一个“高尚”的角色: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由于过度劳累而无法施善行。趋善心理使座位上的人无法拒绝扮演这个善良的角色。

人性都喜欢把自己理想化,都喜欢把自己行为的动机赋予一种高尚的动机。因此,如果我们想改变他人,就应该使之产生一种高尚的动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