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赏析摘抄
长亭怨慢
姜夔
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①:“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②,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③,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④,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⑤。算空有并刀⑥,难剪离愁千缕。
【注释】
①桓大司马:即晋代大司马桓温。②“树若”二句: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李商隐《蝉》:“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③高城不见: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诗:“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④“韦郎”二句:《云溪友议》卷中《玉箫记》条载,唐韦皋游江夏,与玉箫女有情,别时留玉指环,约以少则五载,多则七载来娶,后八载不至,玉箫绝食而死。⑤红萼:红花,此处指少女。⑥并刀:并州为古九州之一,今属山西,所产刀剪以锋利出名。
【译文】
(东风)渐渐吹尽枝头上的柳絮,这里的人家,门前都是一片浓绿。远处江岸迂回曲折,傍晚时分,船帆纷乱,都到哪里去?我见过太多分别的人,谁又像那长亭边的柳树?柳树要是也有感情,它也不会年年如此青翠。
日色渐渐变暗,再也望不见高高的城楼,眼前只有无数连绵起伏的山峦。我像韦郎一样离你而去了,可又怎能忘掉你临别前的殷勤叮咛?(你说)第一要记得早早归来,只害怕红花没人做主。料想纵使有锋利的剪刀,也难以剪断我心头千丝万缕的离愁。
【赏析】
这首词为词人合肥惜别之作。光宗绍熙十二年(1191)春,词人年已四十。十余年前,他客游合肥,曾与一女子有过一段短暂的情缘。久别后词人故地重游,又遇伊人。无奈佳期太短,词人不久便东归了。此词是他东归忆别时作。
上片写春景抒发别怨。“渐吹尽”三句点名节气,此时春事已暮,柳绵吹尽。“远浦”两句则点出送别。送别的长亭边杨柳依依,似别情无限。但树终究是无情之物,倘若懂得人那离愁别绪,恐怕也不会青青若此了。末四句为全篇警语,将一片别情抒发得深婉。
下片追忆。日暮时分,回首西望已看不见她所在的那座高城了,只看见乱山起伏,这景象惹起词人满心恼恨。他接着回忆离别时的场景、玉人的吩咐。此时的词人是多么烦恼啊,心中有无限愁绪,剪不断,理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