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与身份|美的标准
维纳斯的诞生-波提切利.jpg神说认识你自己,神以为你会自我审视,却发现你在照镜子,认识自己这件事情,可能需要从外到内的说起。所以,这个专题让我们来谈谈美,谈一谈身体和身份的关系。
美是什么?是目光接触一瞬间的暂停,是深深的攫取,是本能的吸引,是特洛伊的倾城,是维拉斯的诞生。世间有无数对美的赞美之词。我们虽然理解得还不够透彻,但隐隐觉得,美貌背后隐藏着非理性的力量。
有人说:美即是好。
也有人说:美是肤浅的。
无论我们深刻也好肤浅也罢,爱美之心是一种本能。不管你承认与否,美让我们愉悦。没有一个人会因为外在美被称赞而感到不开心,除非她只被人称赞具有外在美;也没有那一个有才华的人会抗拒额外被称赞具有外在美。
虽然我们都领略过美貌的诱惑,但是美是否有标准呢?从前西方的人们将它与数理联系,后来有人宣称他们找到了一种美的比例——黄金比例。然而这种比例是否便是美的标准还值得思考——我们在美的事物上发现这种比例,是否就能反推这是其美的原因?
除此之外,心理学家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的认为人们对美貌的理解符合长期潜在人类身上对生物繁殖的选择。他们的研究表明美貌的女性是具有性吸引力的,发出年轻的、身体健康信号的女性。对称的平均脸加上女性化的夸大是最具吸引力的脸,腰臀比偏小(腰细臀大),光滑的皮肤,浓密的头发,丰满的双唇都意味着身体健康,暗示具有较强的生育能力。
今天的心理学美的研究标准在跨文化的研究上取得了一致性,在婴儿那里,美的脸庞也得到了更多的注意。虽然他们的研究可以跨越国别,却无法跨越时间的维度。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的审美的先天理论,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穿越时空、地域和文化我们在大相径庭的的审美倾向中却发现美似乎又不存在唯一的标准。
西方与东方的原始社会和石器时代从塑像和传说中所见的女神或丰乳肥臀或高大健硕,展现了对原始生殖和力量的崇拜;古埃及的女人体型从壁画塑像和棺木上看,有着对称的褐色的面部,苗条细长的身材,窄肩高腰;古希腊时期人性与神性同体,推崇宛若神祇般理想完美且有力的身体,相比女性男性的身体更受到重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我们能在壁画和油画中看到女人们多拥有浑圆的胸部,隆起的腹部,丰满的手臂和白皙的皮肤。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人们喜欢微胖且同时拥有纤细腰肢的体型,为达到此目的,女性(尤其是贵族女性)普遍通过塑身衣来维持理想的身材。
吉布森女孩.jpg19世纪10年代,美国插画家吉布森笔下理想少女,嘴唇微嘟,盘着高高松懒的秀发,腰纤,乳房和臀部挺拔,以俏皮又高冷的姿态延续着男人对维多利亚时代纯洁女人的幻想;而到了被称作“咆哮的20年代”,战后北美经济快速增长,在消费主义文化蔓延的氛围里,女性形象摇身一变,穿着H型裙装,留着短的波波头,跟着爵士乐摇摆,身材平直的摩登女郎代表着那个现代女性的新形象;3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股票下跌,好莱坞电影却在一片消寂中快速发展,成为颓势下人们的娱乐方式,1939年西方世界爆发二战,而远在北美的美国却似乎并未受到多少影响,好莱坞女星引领美的潮流,女人们看着电影学穿搭,女星们也成为战中士兵的情感寄托和女神,在着被称作“好莱坞黄金时代”的30-50年代末期,玛丽莲梦露的以金发、红唇和沙漏式的荧屏经典形象成为时代的性感偶像。也是这一时期,男人们有了《花花公子》,而女孩们有芭比娃娃;到了战后有摇滚乐、性解放和嬉皮士的“摇摆的60年代”,迷你裙解放了女性们的双腿,娃娃脸和纤瘦的纸片身材走俏起来;70年代的“节食”的危害受到关注,海报女郎呈现出自然美的风潮;而在70年代末的英国,经济一蹶不振,与本土文化不相容的他国青年掀起的朋克运动以“否定一切”的姿态推崇叛逆和另类的美学(中国曾红极网络一时的“杀马特”造型估计有在其中吸取灵感);80年代是超级模特和健美明星霸屏的时代,有氧运动的录像带代替了节食食谱,拥有健美肌肉的身体受到青睐;90年代健身还继续在民间流行,而时尚圈却已转换了潮流的方向,“海洛因时尚”成为新宠,苍白消瘦的“海洛因女孩”引领着病态美学,而ck广告引领的“性冷淡”风,亦使得时尚界与男欲式审美分道扬镳。
崔姬(Twiggy).jpg到了后现代,一切变得不可预料了,强调曲线的女性通过整容手术向臀部胸部填充异物,2014年维多利亚的秘密推出“完美身材”的范本——像超级模特一般高挑有料且紧致的身体(似乎让我们感受到了古希腊的理想)。一方面引发了无数男女的垂涎,健身房大量在我国土地遍地开花,另一方面这种只有极少数人的才能拥有的身材,引发了许多人反对和不满。
维秘超模vs牙缝超模.jpg维多利亚的秘密走秀似有将时尚与男欲审美再次结合的意图,但在服装的时尚界,却更乐意寻找有特点的模特,牙缝、雀斑都不是问题,甚至胖姑娘也能加入战队(可是衣服依然不是每个人都塞得进),不辨雌雄的风尚也一直延续,当然在其间也发现了更多的东方面孔。在东方人眼中算不上美的面孔受到西方时尚界的欢迎,不知是否能够给国人重审自我的启示。
回顾我朝,先秦时期北方女子以窈窕、硕长(高挑)为美,其中以卫庄公夫人为代表;而南方以“柳腰”、“细腰”为美,楚灵王“好士(男子)细腰”,却使得细腰之风举国流行;汉朝汉成帝不仅爱细腰还要体态轻盈,身轻如燕,因此那时的女人多是以纤细的腰骨,苍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和可以在掌中起舞的小脚为美;魏晋时期美学轻柔纤丽,更是是个尚男色的时代,美男层出不穷,甚至带着脂粉气,但却受到众人的追捧,一如当下迷妹对欧巴鲜肉的爱慕;而在古代唐朝,李隆基喜欢丰腴的体态,于是国人也追随着上层的口味。而在宋朝,理学渗透到社会生活各层面,包括对女性的规范,审美追求朴素淡雅,不施粉黛,从唐代的丰腴大胆走向娇柔纤弱。
民国四大美女.jpg民国时期的中国,移风易俗,一改封建社会的习俗,而引入西式的生活方式。十里洋场的上海是流行的风向标,在对电影皇后的选美中,现代女性的形象随之初现端倪,旗袍也在这个时代不断变换改良成为时髦女人们的必备物件。50年代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劳动就是美;60末-70年代末,中国大陆的清一色禁欲式制服的包裹下人人都是同志,也几乎谈不上审美,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开始,中国逐步开始全球化进程,一时之间在保守与开放,乡村与摩登之间演绎着魔幻的风潮一直到今日,你已经无法用一句话来概括国人的审美了。我们有“土豪”有“网红”,有“二次元”也有“锥子脸”,有“非主流杀马特”也有“亚文化纹身穿孔青年”,有人穿起了汉服,也有人玩着复古。你能在不同的圈子感知不同的审美,在网路世界里有镁光和p图,在时尚圈有珠光奢侈品和时尚博主,电影电视在不同的时代来回穿梭,文青们也有他们的小众。
网红脸与现代医美.jpg从时代的变迁中几乎每一种身材体型和肤色甚至装扮都能在历史文化的进程中找到出处,身体流行和服装流行一样,无非是复古加点创意,成为当下的时尚。可惜每一个时代似乎都有种主流,因此总有人“生错了时代”。
可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又是谁塑造的呢?从前美的潮流与环境、文化、权利分不开,而进入工业时代影视圈、商业广告、时尚圈则更具影响力。从前美尚且还和言语、举止、谈吐学识相关,现在美大抵就指皮囊。可以看到时尚不讲审美正确。符合每个时代的审美就是每个时代的正确。
每一个不同的我们.jpg因此,我也不禁好奇,美的标准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