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想法简友广场

论洁癖

2022-10-01  本文已影响0人  Winterlily

洁癖是一种心态,旨在保护自己,避免受“污染”。
洁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物的洁癖,一是对人的洁癖。
所谓对物的洁癖,不是指一般情况下人们对特定物质(如腐烂的食物)的排斥和不能接受,而是对一般人都能接受的物质的挑剔或排斥。
我有个朋友,女性,就属于这一类。她说她自己也不希望如此,但又控制不住自己。也因此,很多同事对她敬而远之,以至于她身边几乎无朋友。
举个例子,某次她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有位年轻同事看她进来后没有座位,就主动站起来,把位置让给她,而后去别的办公室拖椅子。我这位朋友在表示感谢的同时,从随身带的包里抽出一张纸,把同事让给她的座位认真地擦拭了一下,然后才坐下。在她,一系列的动作都很自然,但看在其他同事的眼里,却有一种不快。
按理说,同事刚坐过的椅子应该不会多脏,但我这位朋友没这样想,她只是觉得落座前擦拭一下座位,坐着才会心安理得。否则的话,即便勉强坐下去了,心里总觉得疙里疙瘩,不舒服。
对物的洁癖应该是人人有之,但程度不同。
比较而言,对人的洁癖并非人人都有。
某些人,尤其是社会底层的人,对于他人,尤其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几乎没有洁癖。但反过来,社会地位高些的人,对他人,甚至是同一等级的他人,都能产生洁癖。
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次,有位学生会女干部到我们寝室有事,我们热情地接待了她,还给她倒了一杯水。那女生来自城市,长相甜美,父亲是某部门的总工程师。只见她大大方方地接住杯子,在下铺床边坐了下来,而后侃侃而谈。时至今日,我早已记不得她是因为什么事到我们寝室来的了,但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女生放下喝过一口的杯子离开,我们送她到门口转身回来,我上铺的那位男生,竟然端起杯子,毫无嫌弃之态地喝了一口,尔后还满面春风地大言不惭道:真香!
对物的洁癖往往有事实依据,该依据的基础是我们的嗅觉、味觉、触觉。对人的洁癖则来自于我们的想象,从心理、智力、生理等不同方面对他人进行的想象。想象得美好,就接受,甚至爱慕,反之,不仅尽力避免与之接触,甚至可能会在心理层面生出厌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