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头颅引发的猜想

2022-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红糖粥

今天我要说的这颗头颅来自春秋战国时期,它的主人名叫樊於期。

剧图,侵删

一开始想到它是因为荆轲,和荆轲刺秦这个故事。这个故事里有两个人自刎而死,其中一个就是他,另一个是田光——将荆轲引荐给燕太子丹的人。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都这么猛的吗?“一言不和”就自刎?

好吧,那就由这颗头颅开始,来猜想一下春秋战国里,这段最广为人知的故事——荆轲刺秦里的那些细节吧!

1、荆轲要带着它入秦,并完成刺秦之举,这颗头会不会腐烂?

因易水至咸阳,就算按照今天的直线距离计算,也有将近1100公里。

在那个只有马或马车代步的年代,就算是按这个距离走下来,怎么也得小一个月吧!

【注:此处默认荆轲等人乘车驾出行,因为荆轲以出使秦为名,既献人头又献地图的,当然会有马车,另外,他是替燕丹去刺秦,燕太子丹也不会小气到连车驾都不给】

不管是哪个季节,防腐处理都是有必要的。

而且根据《史记》的记载,在荆轲刺秦之后,十月,秦军就攻了燕,如果这两件事发生在同一年,那么荆轲怎么着也是在春末出发的,夏初到了咸阳,贿赂完秦国的大臣后才献的人头和图。

要这么算的话,这也就能解释得通了,最后在大殿刺秦王,结果却因一把拉烂了嬴政的衣袖直接导致了劫持的失败和后来被杀,是因为是夏天,嬴政穿的衣服薄!(欧耶,感觉破解了一个千古谜题!)

2、那么春秋战国时期,有防腐技术吗?应该有吧,不然路上走那么久,头颅腐烂了怎么办?

3、我查了一下,居然还真有,大概总结如下:

A死后即刻沐浴消毒;

B使用多层纺品缠裹(隔绝空气);

C用冰块; 

D尸体摘脏脱水风干;

E利用葬玉保存尸体;

F棺内放置花椒香料;

G优质材料制作棺椁;

H选择高地进行埋葬。

依照当时的情况和路程的远近来说,这颗头颅很可能用A+B+C这三种或是其中的某两种方法叠加来保存。

4、荆轲一路上抱着这颗头,他不害怕吗?(当然是他把头一直放在身边,因为这是能靠近嬴政的关键条件,要是我,我是不放心交给其他人的)

答案是:他当然不害怕,他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一颗头颅吗?

荆轲和秦舞阳明知入秦有去无回,也是从容赴死的态度。还有“一言不合”就自刎的田光和樊於期,这些春秋战国的士们,他们到底是怎么看待死亡的?

所以问题好像又回到了当初。

好吧,我的看法如下:

春秋时的士,死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值不值得的事。

而今人,死则是舍不舍得的事。

一字之差,方向不同,对待生死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首先,“值得”是一种交换思维,从“士”的角度来说,“我”去死,只是用“我”的命去交换“我”认为值得的东西。

而“舍得”是一种放弃思维,即“我”失去了生命,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所以这又引出了一个问题:古人(注意,不是“士”,是普通人)是怎么看待死亡的?

我在这里把时间往前拨个200年,回到孔子所处的年代,他是这么回答子路关于问事“死”、“鬼”的疑问的: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子路) 曰:“敢问死。”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好像回答了,又好像没有回答。好吧,那我另辟蹊径,另寻答案。

《双法字理》第七辑字部——人体,若侵删之

所以也就是说,子路问的是这个“鬼”,在荆轲刺秦(公元前227年)之前的200前年(公元前427年)左右,人们就已经有“鬼”的概念了,并且孔子也承认了“事鬼”的存在,这个承认也间接证明了当时的人对人死后的看法。

这与今人对死的看法大相径庭。今人多以为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甚至没有鬼(即不会归)。

这也就能解释了当时的士们为什么可以“视死如归”!

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孔子的(春秋)时代就有鬼(归),到了战国人们也不怕死,那么——

5、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怕死的?(好吧,我承认给自己找了个难题,这个容我以后再“猜想”,这个目前来说超出了我的知识储备范畴)

6、士们既不畏死,但要去死,总有一个原因、一个解释。通常的解释是“士为知己者死”。我认为,这个说法有待商榷。

士到底为何(谁)而死,我还是拿《史记》中的刺客做完横向对比再说吧,对比如下图:

5大刺客对比分析表

《史记》——《刺客列传》中的五位刺客,有直接效忠于“知己”的,也有间接被引荐的,但无一例外,他们都被这些所谓的“知己”厚待过。

这些“知己”们除了曹沫和鲁庄公这一对是有共同的爱好之外,其他4对都是以厚待为手段的(说白了大部分都是用钱砸的)。如果说用钱砸就能让士去死,那岂不是说士是为钱而死的?那就不对了,人死了钱没花了,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吗?

另外,换个人厚待他们,他们是不是也能坦然赴死?

如果是,那就更不对了,知己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定义的吗?当然不是了。

要这么说的话,“知己”是士的唯一,可士却不是“知己”的唯一。这听起来很可悲,但事实就是如此,要不那些将相王侯哪来那么多死士呢,不也是用钱砸出来的吗?

另外,历史上提到知己,不都是高山流水遇知音那种你知道我,我知道你的才叫知己吗?怎么到了刺客这用钱砸也能变知己了?是不是感觉有点不太对!

所以士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死的?

还是让我们先看看这五位士吧:“我们”(士)即缺钱,又缺出名的平台,当你(“知己”)厚待“我们”,并且刚好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出名,再给我提供适当的支持,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于是这样的关系就被后人解读成了“士为知己者死”,这同时也佐证了上面我分析“我”(士)为什么不怕死的原因,因为“我”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场交换。

上面这两段总结成一句话:你有机会让我成名,我觉得合适,就拿命去换,赢得身前身后名。

这是不是也就解释了春秋战国时间,那所些谓的这君那君(战国四公子)门下,竟然有那么多的门客趋之若鹜!

现在,我用李斯的一句名言来总结一下自认为有能之士的心态:

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翻译过来,意思是:

骂人最恶毒的话莫过于说人卑贱,而最大的悲哀莫过于陷于穷困。长久的处于卑贱的地位、穷困的境地,经常攻击当世和做出厌恶名利的样子,自我标榜是清静无为,这不是做士做君子的修养作为。

好像扯得有点远了。现在让我们回归“荆轲刺秦”。

通过上面这个表可以看出,荆轲是5人中唯一执行任务失败的,我觉得行刺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

A行刺难度大(远离燕地,在秦宫大殿;要劫持,劫持不成再刺杀;无接应等。)

B不够信任(毕竟中间人有2人之多【鞠武+田光】)

这两点燕丹知道,荆轲知道,读者也知道,即便如此,即便失败,但他仍是如何被知己厚待的描述中,所费笔墨最多的,为什么?

或者我应该这么问,司马公在写他的时候,是明知道他行刺已经失败了的,那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多笔墨去铺垫被厚待这一段呢?

不知道。因为司马公没有说,既然没有说,那按照惯例,还是猜一猜吧。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难度大得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荆轲还是毅然决然地去了,司马公把他放到《刺客列传》的最后一位,并费诸笔墨去刻画了一位,或者应该说是这五位里唯一的一位,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真勇士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