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研究二三事

考研第一天我在参加研究生学术论坛,困个半死

2017-12-23  本文已影响53人  岳谬

现在是考研的第一天,我在这一天第一次以研究生身份参加了这次首次的学术论坛,想来也是有点意思。

在这个论坛上,我刷了一天的手机。要是没有手机,那我真是要被这论坛低沉的气氛给无聊死了。

报告的老师有一个讲述了个“媵”字的历史源起以及他新近解释的阐释的意义。

接着是一个老师讲了学术论文的撰写。

这两个都是男老师,声音低沉,语速乏味。

下午分组讨论各自的论文。会上有个点评老师对于我的论文题目核心词与修饰词不明确以及论文的结构与思路进行了批评。我应该感到受益匪浅了。

然后是一个男老师讲了讲古代文学的魅力,与大学本科老师讲的一些离思万里,不知所云。就是在他的这个讲座上,我忍了N次头要撞击桌面的冲动!

接着是一个女老师讲了讲她博士论文研究的仓央嘉措,这个本来应该很有意思,她讲的我也是听不下去。

后来是一位80后的作家兼编辑给我们讲了讲文学、自我和世界的问题。确实是朝气蓬勃啊,讲述过程中也比较幽默。老早以前,听北大孔庆东老师的讲座,他能将一个学术报告讲述的妙趣横生,这就是功力。自大学本科到现在研究生,甚至是自小学到现在,我遇见的老师里能把“寓教于乐”这四个字融汇贯通的屈指可数。

所以,作为研究生,有机会参加一个学术论坛,第一次去,带着好奇心和新奇感。然后是无尽的失落感和惆怅。以后的大多数的会议可能还是会依然如此,在此作为我的一个参会小感作为记录的预见吧。

当年摄影师在人大代表会议上抓拍了成龙疲惫地打哈欠的一幕,现在的我真是感同身受。不是成龙故意的,确实会议的沉闷感真的会给人以极其煎熬的体验。并不能像那个主持会议,身穿一身红的老师说的那样:“这次会议,我们驰骋在中国语言文学的海洋里,感到身心愉悦。”

我并不能十分认同这样的感受,人总会肆意地说着这些场面上的话,并且总是乐此不疲地。

我所参加这个会议是从三娘子城,转机,来到广西桂林。路途如此遥远,还要倒机,我为啥还要如此固执地要来呢?主要是因为研究生的课程有时真的沉闷的要死,当我们经过那多少个日夜的“考研”时光终于考上了研究生了,在中国总有这样的感觉,考的时候是他妈的如此的艰辛,等考上了又是如此的失落。当我们从“学”生变成“研究”生后,我们要想的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你到底他妈的要研究什么?在中国的当下境况下,你所深爱的确定是这研究吗?还是只是在挨着日子。

至于我,我无数次地强调过,我就是为了延宕就业。对于很多的文学类研究生而言,没有理科类的要睡实验室那么累,但我们累在于面对着如此多的叩问人生活意义的文学,要在其中攫取到我们为之兴奋的研究点,有的时候实在是太难。

面对着文科类的论文,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它在面对这个荒芜、荒诞、终将虚无的世界,大多数都是毫无必要的,比如那个老师研究了个“媵”字一样的,在理科生看来,这个问题怎么如此的无聊?但这确实是学问啊。把一个字能讲一学期的老师,这样的老师确实是有学问的,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但是面对世界,我选择了文学类的考研方向,没有选择语言类的。我终究还是觉得研究一个字,一个语言对于我想要探究这个世界到底是个什么鬼之间是有距离的。可能文学似乎是近一点。但是依然是有距离的。研究某个作家的某个小说,研究它的叙事策略或者意义等等之类的,我也觉得没必要。但我问我自己的是,既然选择了这样的研究方向,啥是有必要的呢?

或许我该学哲学?但哲学就会好了吗?它指向的可是世界之虚无啊。

越想越疲劳。

我当时从飞机场到会议下榻的酒店打车花了80元,本来是拼车的,但是听说司机被滴滴用户放了鸽子,在我身边骂骂咧咧,问我能否承受80元的钱,我按照中国传统伦理想:“既然来都来了,既然坐都坐了,那就他妈的走吧!”

路上司机知道我是研究生就感叹我的工作以后好找了好多了吧?我说并不是。

从第二天在会议上我就印证了这个司机浅陋的眼光。我身边有一个陕西的哥们一上午头磕了桌子N次了。后来一打听,这哥们是个博士三年级的,来这里是为了兼着寻找一份工作的。本来分会场讨论自己提交的论文只给3分钟时间,他却洋洋洒洒打算大讲特讲最后被生硬地打断了。

“跟你们这些年轻人比,我真是感到汗颜啊!”他说。

他确实很汗颜,他45岁了,是曾经本科毕业后教了十多年书最后又考的硕士和博士。台上有一位80后的作家在给这个45岁的老教师讲课,这是多么诡异的一幕,他也只能感叹一句:“后生可畏了。”

确实,不管你现在是啥学历毕业,工作要是没钱没人,你还真不好找到。我是指一个好工作。找到后你就天下大吉了吗?朝九晚五,我的很多本科同学在抱怨着这样无聊的生活,就像我每天上着无聊的课,不远万里赶来,听一场无聊的会议一样无聊。临走前,校研究办主任说:“你是坐飞机走的,路费坐火车才给报销呢。但是即使你坐火车,也报销不了了。因为经费紧张!”

学校经费紧张到连个研究生出门参加会议坐火车的钱都报销不了了,我可是挂着学校的头衔去的,没办法,自掏腰包,从一个极其无聊的世界赶往另一个比较无聊的世界。

人生何处不无聊呢?无论你是出国、就业还是考上了研究生呢?

当我赶到住处已经是晚上9点了。被告知只能是两人住一间,我忍受了一夜那位来自安徽的哥们诡异的呼噜声。从一个寝室的呼噜声逃亡到另一个地界的呼噜声里,这恐怕就是人生最不无聊的地方吧!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你永远不知道你是怎么死的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