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的那一天》读后感

2020-04-23  本文已影响0人  会敬

十二岁男孩汤尼和乔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汤尼拉着乔去饿死岩攀岩,乔心里害怕却不敢回绝,只好不情愿地出发。谁知半路上,汤尼突然改变主意想去河里游泳。乔愿意同去,因为这样可以不必去攀岩。然而,下水后汤尼溺死了,乔惊恐、自责、痛苦难当,却没有勇气说出真相……而他的父亲也与其一同承担成长过程中的疼痛。

乔和汤尼是两个性格互补的男孩,一个内敛,不善言辞,总是迁就别人,一个张扬自我,不受拘束,善于挑衅。文中乔认为除了汤尼,其他人都无趣的,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其他是内心是羡慕和嫉妒汤尼的。这是他潜意识里的一种释放。生活中,我们交朋友时也是这样,会不自觉地靠近“互补的自己”,至少我是这样。因为他们做到了自己所不能、所不敢做的事,我们想通过他们寻求不一样的体验。读这本故事的时候,我认为自己就是“乔”,有时候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迁就着别人的选择,小心翼翼的,害怕被排挤。

汤尼不见了,乔不断的潜入水中,去寻找他。作者用一系列的行为和心理变化描述了乔的恐惧和不安。

面对突然而来的死亡,尤其是最好的朋友,乔的内心不仅仅是害怕承担的痛苦,还有无助,还有内心的空缺。12岁,他还不足以承担这些,所以他隐瞒真想,推卸责任,逃避痛苦。假设我们回到12岁,面对这样的事,可能和他做出的选择是一样的。相比乔来说,我是幸福的,没有经历过如此痛苦的事情,一直很顺遂。但是即便是这样的我,成年的我,有时候面对困难和错误,仍然会逃避和推卸,何况是一个孩子!

我是一个妈妈,在教养小孩的过程中,我发现即便是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当他打翻了水杯或者摔跤,或者尿裤子或者其他类似的事情时,他也会选择发脾气、找理由或者哭泣来进行逃避。可不可以说这是人的本能呢?我们不断成长,学着承担各种责任,这都是痛苦的。那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让他读过这个阶段呢?文中乔的爸爸告诉乔:如果我惩罚你,又会教会你什么呢?儿子……是更多的惩罚吗?我在想,我对我家小朋友发脾气或者惩罚他时,我教会了他什么?如何惩罚和威胁,除了这些,我想不到他能学到什么。

这本书读起来是有一点压抑的,尤其是大篇幅的描写了心理的变化。但是很值得一读,下周二将和小伙伴们一起共读讨论。期待下次的分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