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这首绝命诗,一语中的,道破生死观
提到唐伯虎,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唐伯虎点秋香”。关于唐伯虎和秋香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久,甚至被搬上荧屏。
但实际上,唐伯虎和秋香素不相识,“三笑点秋香”的故事子虚乌有,纯为后人杜撰。或许后人觉得这位大才子的生平事迹不够浪漫,就添上了这么一笔。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一)
唐伯虎出生在苏州,因其在寅年出生,又名唐寅。他的家境并不殷实,父亲唐广德文化程度不高,以开酒馆来养家谋生。家人都希望唐伯虎长大后能好好读书,出人头地。
据说唐伯虎小时候并不聪明,但是很刻苦用功,长大后确实不负众望。十六岁时,唐伯虎中苏州府试第一名,也就是当地的状元;二十八岁时,他又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名,称之解元,也就是省状元,并取得参加入京会试的资格,可谓光宗耀祖。
在读书应试这条路上,唐伯虎确实是个幸运儿。但他的身世就没那么幸运了,而且反倒有些凄凉。
在他二十四岁时,父亲去世;此后两年内,妻子徐氏、儿子和妹妹也相继离世。唐伯虎变得孤苦无依,他心生惆怅,借酒消愁,二十六岁时就已生白发。还好在好友祝枝山的劝慰下,他又重拾斗志,潜心读书,夺得乡试第一名。
明代的乡试三年一次,考中解元的几率不亚于今天的高考状元。中举后的唐伯虎志得意满,不好好准备入京的会试,倒是流连舞榭歌台,放纵自我,行为张狂。朋友好言相劝,他不仅不虚心接受,还态度嚣张,出言回击,之后依旧我行我素。
可人生总不会一帆风顺,命运看唐伯虎太过得意狂妄,就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二)
公元1499年,二十九岁的唐伯虎进京参加会试,途径江阴,正好碰到同样进京考试的徐经,两人结伴而行。此次入京会试成了唐伯虎一生的转折点。
据说当年的会试题目十分冷僻,很多考生都答不出来,但是只有徐经和唐伯虎两人答得十分出色。很多人对此议论纷纷,关于唐伯虎和徐经两人作弊的消息不胫而走。皇上闻之震怒,下旨将主考官程敏政、唐伯虎和徐经三人一同打入监狱。
关于此案,一直众说纷纭。有人称是冤案,唐伯虎和徐经确实是清白的;也有另一种说法,称徐经贿赂了当时的考官程敏政。由于唐伯虎和徐经走得近,因此遭到了连累。
不管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最终可以确定的是,唐伯虎和徐经两人出狱后都被贬黜为吏。文人总是清高的,出狱后的唐伯虎对此事深以为耻,坚决不去就任。
续弦的妻子何氏见唐伯虎现状落魄,也弃之而去。失意的唐伯虎远游闽浙等地,排遣心中的苦闷。他一边要靠卖画为生,一边纵情酒色自娱,从此穷困潦倒,游荡江湖。
人生福祸相依,仕途上的失意让唐伯虎埋头于书画之间,成为一代书画大家。
(三)
常出入于秦楼楚馆间的唐伯虎认识了青楼女子沈九娘,两人互有好感,结为夫妻。婚后两人相敬如宾,十分恩爱。
可惜好景不长,婚后没几年,九娘就病入膏肓,撒手人寰,为唐伯虎留下一女。唐伯虎的人物画生动逼真,女子体态优美,也正是因为画中的女子多有九娘的影子。
后因唐伯虎才名远播,得到宁王朱宸濠的赏识。他本以为自己找到靠山,不必再这么落魄下去,然而天不遂人愿。原来宁王心怀异志,一心想谋反,所以私下广招能人谋士。唐伯虎跟着宁王,就是加入了乱臣贼子之列,这可是大罪。
在发觉情势不妙后,唐伯虎便装疯扮傻。宁王见其徒有虚名,为无用之材,便打发他出府。果不其然,宁王后因造反而满门抄斩,唐伯虎幸运地躲过一劫,后回想仍心有余悸。
自此,唐伯虎看透世事功名,潜心专研书画,再无他心。
唐伯虎一生有过三段婚姻,半生贫寒,勉强糊口,何来妻妾成群,有八个美娇娘相伴之说呢?从风流才子到落魄画家,唐伯虎经历良多。上天可能让明朝损失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官,却阴差阳错地铸成一位丹青妙手。或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经历了种种人生变故,晚年的唐伯虎已有厌世之心,看透生死,临终前留有绝命诗一首: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