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

谈谈用户增长

2020-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Nic先森

前言

精细化运营策略中,一定是以用户为核心的,基于核心场景服务用户,从而驱动增长;

做产品的愿景都是希望在解决业务痛点的同时能够从中获取持续性收益,“流量”即是互联网产品的基础;在增长策略中,用户在平台内的一切行为,都是可以转化为价值的;

图片来自网络

从长期的数据表现来看,增长用户能够为产品带来的是可持续的活跃度;再结合自身核心业务和目标用户特点,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减少各节点的流失,逐步转化,从而实现战略目标;

当然了,前提一定是要有个好的产品;

用户

提到用户,一定离不开拉新、留存、促活等关键词;首先一定要很了解自己的业务,围绕自身的业务流程拆解成各个关键节点,再结合产品功能制定的一系的列触达方法;

常见的可根据用户对平台对价值分群,也可以结合自身业务利用用户属性进行分群;譬如rfm模型,根据用户三项指标数据(最近一次但消费时间、消费频次、消费金额)通过模型分析对客群进行分类标记(如图),再根据不同价值的用户群制定差异化的激励手段;

图片来自网络

触达

用户分层完成后,接下来就要利于好你的pm为你精心准备的运营工具去触达和刺激,比如发短信,送券,开放某些会员权益等等;这些都需要在搭建平台的时,根据需要,按需规划功能板块;

其实各种策略首先要关注的便是触达,触达了才会有后续行为,所以为了保证触达率,一般都会应用并行策略,同样还是要依赖各类工具:推送、短信、公众号、ivr、客服等等。但肯定也不能盲目的什么事都来这样一套全家桶,还是那句话,看你需要。同时还有考虑几种策略的触发率,这个很关键。

内容

如何将你的产品和用户连接呢,一定是产品内容了,比如电商类app中的商品、社交类app中的好友或动态、社区app中的各类文章等等。内容的作用就是连接用户和产品,既满足用户需求又能实现内容传递。

大厂们几乎都有着自己的内容推荐策略;虽然玩法众多,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基于各种特征去预测用户的潜在需求;

推荐策略

可参考 协同推荐策略,根据自己产品,可以做基于内容/商品的推荐、基于用户的推荐、也可以将两者相结合进行协同推荐,也可以融入其他权重下参与模型计算,从而将个性化的内容触达给每个用户,

至于冷启动嘛,可在用户注册/登录节点增加标签属性的选择、再配合人工推荐;或者提前准备好冷启动数据池。

推荐策略还是要投入一定技术成本的,而且需要一定的数据支撑;如果公司内没有成熟的推荐模型,项目早期不建议立刻投入;取而代之可以简化推荐方案,最终能够达到目的即可,方法论是死的,人还是必须灵活一下的;

活动

活动,即提升业务指标的手段。通过不同的玩法吸引用户主动参与;做活动的peng友们都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成本、风险;呵呵,要么没钱,要么各种被薅羊毛。

拉新

活动的目标无非就是拉新和转化;拉新手段又分为自然流量拉新和老带新。前者效果与成本投入成正比;后者效果取决于具体玩法;

两种方式都随处可常见,譬如什么注册有礼、新手礼包、注册拿钱、免费领商品诸如此类,不遗余力的利用各种好看又好听的title去宣(hu)传(you),迫切的渴望唤起用户心中那么一丝丝的占便宜心理,这样你就赢了。再有就是那些邀请新人领红包之类的活动也很常见,例如luckin的邀请注册买一送一的活动就很有吸引力哈(我参与了哈哈哈)。

用户买不买账取决于他做了这件事能得到什么,若他觉得划算那就会做,反之无所谓的话纯属浪费时间就不会理你;所以提前分析用户的心理诉求还是很重要的。

转化

通过活动进来的新客,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针对这个人群的转化,新人活动谁家都做,其实没什么可聊的,方法论都是一样的,效果怎么样还要看你的投入和预期;

转化手段:拆分业务节点,关键节点定义,根据各节点权重,制定不同的转化策略;

比如:实名/绑卡/授信/还款(金融类产品居多)、浏览商品n件(拼多多)、观看内容时长(学习强国app)、消费行为(充值/购买)、点赞收藏(社区类)、评论/晒单(电商类).....以上根据记录业务节点的数据状态来判定,若完成了这个节点的规则,则触发奖励机制进行奖励发放;

刚刚有提过老客拉新,同样可以通过刺激老客去转化自己拉进来的新人,被拉进来对新人完成某个任务节点,同样给老客发放一定奖励。

其实,奖励这个点东西,有吸引力才行。对用户来说,即将得到的回报如果不足以让他投入精力或时间去做这件事,他便不会买账。

至于活动效果呢,数据反馈是必要的,前期可以收集一些数据,再通过分析模型判定活动效果,比如做个灰度测试,如果效果差又投入多,尽快转向换个策略;

既然是精细化运营,必然会有一个试错过程,最终慢慢固化下来;毕竟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产品定位、用户特征、可投入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否则只有策略不能落地就成了空中楼阁;尽量以最小可行性的方案去验证并迭代;

————时至今日不知有多少团队,不看数据,空喊口号,一切凭直觉,分布曲线不好的地方都推给客观因素,一旦有所增长都归功于自己的策略;....不予置评

社交玩法,分销裂变

图片来自网络

一些互金平台的产品近两年开始结合社交了,即金融+社交电商玩法,主力产品主打三方产品如借贷、信用卡、保险、商城等;通过赋能金融从业者(代理人),对c端用户服务的“推客”玩法。被服务的客户成单后,平台奖励一部分提成给代理人,同时引入团队分销机制(分销级别一定控制好),除了业务提成,通过邀请行为最终成单的,还能再获得额外提成;即通过利益驱动用户行为,最大化发挥用户价值,同时尽一切可能挖掘用户潜在未来价值。

思路梳理

增长策略相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