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
文:可快
我对皮影戏的最初印象,来源于一部电影《钟无艳》。这部电影中穿插着皮影的画面,用皮影的方式来推动剧情的发展,讲述齐宣王、钟无艳和忽男忽女的狐狸精夏迎春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古朴的皮影戏,即使只是出现在屏幕上,也能够通过那活灵活现的人物、极具韵味的唱腔和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我,让我感受到了皮影戏这一项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放皮影儿的人,扯出一袭幕布,小小的屏幕就能撑起大大的一片天。看皮影的人静静等候,灯光闪耀,唱念做打、喜怒哀乐就是一场人生一场戏……
汉文帝宠妃抱着小娃娃在窗户前玩耍,心灵手巧的她剪梧桐叶子把影子映在窗纱上逗孩子,治国平天下的汉文帝配上音乐流传到民间。武帝刚即位有一宠妃李夫人,能歌善舞,容貌姣美,可惜美人薄命不幸早亡。汉武帝日夜思念,心神恍惚,李妃的婀娜舞姿和如花娇容仿佛出现在眼前。过于思念就找到一位叫少翁的方士,让他为自己找回爱妃的亡魂。思念成疾,他恍惚间听到了熟悉的环佩相击声,朦胧的眼前出现一抹盈盈的倩影,急忙拨开纱帐,却不见人影,“活见李夫人”见到的不过是借着窗外皎洁明月的一场影戏罢了。
皮影戏的背景如此哀婉凄美,不过当看到那一个个的皮影人物,听到那一阵阵的锣鼓响声时,脑海里只剩下一个词:古拙朴素。
取上好的牛皮或者驴皮,用鲜艳的红、黄、青、绿、黑上色,透明的皮革,艳丽的色彩,打上一束光,是何等的沉静与瑰丽。一个小小的人物,就得十一件连缀组成;一场皮影戏,就得考虑生、旦、净、末、丑五个人物类,是何等的细致与精巧。
你能在皮影人物身上看出中国汉代帛画的艺术风格,因为皮影画稿的过程吸收了独特的绘画手法;你能在皮影作品上看出画像石、画像砖甚至是壁画的创作风格,因为皮影镂刻的过程是用手工雕刻三千余刀,刀刀呕心沥血;经过千百年的时间磨洗,无论是祈福拜神、逢年过节,还是添丁祝寿、嫁娶宴客,在这些场景上都离不了皮影戏的影子,若是一次连本戏,演上十天半月也有可能。可现如今,原本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的皮影戏,慢慢没落甚至是慢慢消失。
场面更加宏大的戏曲与皮影戏相比,少了一些细致微妙的感觉,少了一些沉静的思考空间与情感体验;中国古典乐器的演奏与皮影戏相比,少了一些世俗的喧闹繁华,少了一些亲切的生活画卷,多了一种疏离的距离感,有时候,下里巴人未必比不上阳春白雪。
电影既是通俗的艺术,也是高雅的艺术,当皮影戏的存在成为电影的一个亮点时,唤起的是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带来的是一代人对于另一代人生活环境的兴趣。张艺谋的电影《活着》把小说中富贵的职业由种水稻改成了放皮影戏,使得他这个人物更加富有民族色彩。而整部电影把皮影戏作为暗线,就算是在解放时期的战火纷飞中,就算是在大跃进时期的动荡不安中,那一场皮影戏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普普通通的人在尘世的生命力从来没有消失过。文革一把大火把皮影都给烧尽了,可是那一只装着皮影的箱子被留了下来,希望从来都没有消失过,有句话说得好,“有的东西被摧毁,但总有东西留下来了”。
而皮影精神内涵的传承,就是被留下来的东西。想要演好一场皮影戏,不是一个个人物热热闹闹轮番上场就行了,皮影人物的操耍技巧、皮影配乐的演奏与唱功等,都是需要传承才能获取精髓的。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文场音乐是情意绵绵,武打的枪来剑往,文场的声情并茂,对我们来说是一场久违的视听盛宴,是一次任何电影、话剧都取代不了的深切的艺术体验。
有一篇文章说,皮影戏是比电影更具灵魂的动作片。皮影人微薄的身躯就能刻画出厚实的尊严,表演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要兼顾戏曲人物的动作和唱述故事的曲调。看皮影的人一整颗心都飞到了皮影里,那里边人的喜怒哀乐紧紧地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情绪,这就是拙朴的民间艺术所特有的感染力。
看电影也好,看话剧也罢,也许你还会在各种资料中追寻皮影戏的脚步,只要从未停止过对于生活的体验,从未停止过对于生活艺术的向往,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