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书饼子读书读书

红楼梦里的修辞学,跟曹雪芹学习写作中对修辞艺术的巧妙运用

2019-04-04  本文已影响8人  饼子啃书

前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很多学者也都一直在提倡文学欣赏,要回归到语言上来,曹雪芹在文学史上被誉为是我们的语言艺术大师,在很多《修辞学》的著述里,都拿他写的词句做例文。因此从修辞学的角度来欣赏曹雪芹的这本《红楼梦》,也是我们对其语言艺术赏析具有文学态度的一种阅读方式吧。

修辞与读书

文学解读,应该来自在于文本本身,而非文本之外的内容,对其语言艺术上的赏析,就连作者本身也都几乎与其无多大关系,文学角度研究“隐含作者”的必要性,都要比原著作者要重要的多。

红楼梦里的修辞学,跟曹雪芹学习写作中对修辞艺术的巧妙运用

同时我也觉得叶圣陶曾经说过一句话,也许可以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读书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如果没有正确的读书,也就无法把读书转化为写作能力,而如果过多的关心八卦内容,只关心可以博人眼球的段子,那同样也无法使自己更好的提高表达和艺术感知能力。我这篇文章就带大家一起深入领略曹雪芹的修辞艺术。

修辞来源于语言,这也是针对这位语言艺术大师的最直接,最有价值的部分进行赏析,让我们一起看看他是如何“炼”字,如何让历代大学者称之为语言艺术大师。

语言是文学的根本,要懂文学,需要首先懂语言,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明白很多的文学理论,却仍不会真正的鉴赏一本书的原因,我们忽视对语言的了解,语言欣赏是需要一点点的赏析和阅读,才能逐渐的积累起来的一种对艺术的敏感能力。

脂砚斋与文学理论

在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起《红楼梦》里的脂批,其实和类似《水浒》里的金圣叹一样,他们都属于我们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的评论家,是通过我们传统文学里常用的“悟”来欣赏文学作品,而不是通过今天成体系的一套套西方理论。

过去西方理论并没有传入我国,在过去文学评论大多是靠“悟”来进行评点,而又有很多关于悟的文学评论,它是无法用理论去概括的,因此他们对于传统文学作品的评论,是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

红楼梦里的修辞学,跟曹雪芹学习写作中对修辞艺术的巧妙运用

但脂砚斋却不同于金圣叹,其中最大区别就是他属于曹雪芹同一个时代,并且经确认他看过曹雪芹后四十回的原笔内容,同时他也参与到了曹雪芹的创作过程中,因此他有着比金圣叹更为客观和深度的作品见解,虽然在某些位置,仍然多少存在一些谬误,但其点评仍是我们对于赏析《红楼梦》文学艺术内容的重要参考。

我们看文本,在王熙凤第一次出场的时候,脂砚斋就在这里批注道:未写其形,先使闻声。通过这一句批注,我们可以看出,脂砚斋是具有极高的艺术敏锐性。

《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出场是很多读者都熟悉的场景,对其感受,就如我们常说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还未出场就先听见她的笑声,我们也可以通过修辞学的角度来看,这其实就是一种修辞方式,而这种修辞风格一直贯穿这整部作品,也是为什么曹雪芹可以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很少调动我们的听觉和味觉,进行一种对场景的描述,而在这一点,曹雪芹的时代,他就已经意识到文学艺术同样需要听觉和嗅觉的参与,使其文学作品具有一种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

红楼梦里的修辞学,跟曹雪芹学习写作中对修辞艺术的巧妙运用

在这里我就顺便延伸到曹雪芹对双声和叠音词的运用,这一点如果大家读过张爱玲的作品,一定会发现好像有那么一点点师承特征,其实张爱玲对于曹雪芹的文字艺术是有很深研究的,影响自然就会无处不在。

双声词与叠韵词在作品中的艺术应用

双声就是两字的声母相同,如潇湘馆的潇湘(xiaoxiang)这样不仅仅富有诗意的两个字,同时还具备了音趣;所谓叠声就是两字的韵母相同,如缠绵(chanmian),通过双声词和叠音词来提升语言的表现力,一直都是修辞的重要手段。

欣赏原文:各种花样,皆是名手碉楼……真是花团锦簇,剔透(双声t)玲珑(双声l)-第十七回;出芭蕉邬,盘旋曲折。忽闻水声潺湲(叠韵an)……第十七回。

还有双声与叠韵连用的句子:

满园里绣带飘摇(叠韵ao),花枝招展(双声zh)。第二十七回;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双声y),歌声婉转(叠韵an)……第二十三回。

我就不再列举,作品里很多,我仅仅挑出几句大家看看叠韵与双声的实例,以此大家可以根据这样的修辞特点,去作品中赏析学习。我们还看到了作者对这样的双声和叠韵的连用,形成了对偶的结构,这显然是来自于诗词的功底,因此诗词的阅读鉴赏,对我们的写作是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炼字”对于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性

曹雪芹对文字的这种组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韵节奏、深长优美的语音效果,张弛有度、变化多端,抒情和描写效果直抵人心,仿佛有回音往复回环,意味无穷的阅读体验和感觉。

我们有时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很难发现作品中的一些值得肯定的艺术元素,比如对一个字、词的选择,我们无法理解和认识到作者是如何的选择了它,但对于优秀的作者,他们对字词的选择其实并没有那么的随意,而是经历了仔细的甄别,进行了无数次的左右权衡,在书中曾提到作者“批阅十载,删减五次”

红楼梦里的修辞学,跟曹雪芹学习写作中对修辞艺术的巧妙运用

可见《红楼梦》字字是血,滴滴是泪。要想理解这些艺术的元素,我们不能仅仅凭第一印象,而是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才能知其味。

比如有些字词的选择,我们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如果我们换掉它,那就会发现“整个天都塌了下来”的那种感觉,这就是差距,这就是作者背后的艺术付出。

我们来看第二十二回有这样一段内容:凤姐凑趣,笑道:……巴巴的找出这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做东道,这意思还叫我赔上。

“霉烂”一词,在这里是个形容词,表面是腐烂其实暗指凤姐嫌银子太少,我们经常会看到脂批说“是阿凤口气”等批注,其实脂砚斋就是指出语言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需要不同的表达语气,而这个“霉烂”正是符合凤姐的语气与性格,如果换了其他的词汇,也许就不是脂砚斋所说的“是阿凤口气”。

还有一段内容,就是第三回贾雨村和林黛玉第一次去贾府的那一段内容,原文这样写:

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依附两个字脂批在这有这样一句批语:(戚本)细密如是大家风范。(甲戌本)老师依附门生,怪道今时以收纳门生为幸

这个词的选择是作者有针对性的,根据贾雨村这样的官场角色做的特意挑选,你换成什么词都会影响对于贾雨村为人的侧面塑造,这其实是曹雪芹对于贾雨村的一种讽刺,寓贬意于动词中,昨天我们有一篇关于“隐含作者”小说修辞学概念,就是通过某些隐含词汇来理解作者价值判断的倾向,这个词就是一个价值判断词汇。

红楼梦里的修辞学,跟曹雪芹学习写作中对修辞艺术的巧妙运用

对于动词的选择上,还有一段内容中,动词的选择极为巧妙,就是在第九回,宝玉与黛玉说再见,要去上学的那一段,曹雪芹用了一个“撤”字,原文:

……唠叨了半日,方撤身去了.

“撤”我们经常用在两军对垒,一方撤军这样的语境里,而在这里却隐含一种依依不舍的意味,这也是对这个字本身意义的一个呼应,如果换成“抽身”就显不出宝玉的那种公子哥的身份特征,用在他身上有一种戏谑的深层暗含,这就是所谓的作家“炼字”的体现,这种极致美的追求。

结束语:最近这几天分别从美学、叙事学和修辞学三个层面对其《红楼梦》做了不同程度的解读,这是用美学、文学视角看作品的几种不同方式和策略,也是我们艺术赏析的理论化实践和应用,对于我们借鉴和学习文学艺术作品有着系统化的理论认识,从而有助于对我们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文:饼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