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言静语(7)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他回家后念叨着要出去理发,然后还有意瞅向你。这就有意思了,想出去理发就理嘛,还特意回家嚷嚷着给你听。
想求关注直接说呗,你看穿了他的心思,就配合着耍一耍呗。
“自家托尼老师不用了”?你问。
他瞥了你一眼:“你对我不好,我就不让你理发了”。
你偷笑,他以为他是谁呀。你给他理个发,好像成了你的荣幸。天呐,这神逻辑,这是超级人物啊。
听一听,看一看这个家伙,50多岁的老男人这般孩子态。像三岁还是像两岁?反正那就是一个幼儿状态嘛,很可笑的。
“我想要个棒棒糖,你不给我买,我就不吃饭了,我想要个冰激凌,你不给我买,我就不睡觉了”。就是这个腔调就是这个状态。
你常常在这样的状态里,会想象着他正襟危坐在单位里的样子,那强烈的反差简直是妙不可言。
其实无论几十岁的人,都有没长大的娃娃状态呀,在适宜的土壤里,谁还不愿意肆意做个小娃娃呢?
当然,N多年前,你常常会因为这类事和他冷战热战着。那时你就是个没长大的娃,常常是在婴幼儿状态。各种索求,而往往求而不得。
因为他也听不懂,他不懂你的拐弯抹角,想表达的真实意图。
那时觉得自己委屈极了,咋不懂我呀?咋不给我呀?纠结内耗痛苦,日子过的很拧巴。
有句话说的好,谁痛苦谁改变,因为有了痛苦,你意识到必须改变,因为改变走上了学习探索的路,所以你在不断养育自己渐渐长大。
现在你知道,遇见问题解决问题就好。
关于挤牙膏的问题,争执多年终无效。
学习后你调整方案,牙膏备上两管就直接搞定了呀。他想咋用就咋用,你可以按部就班挤牙膏,俩人相安无事。
放下二元对立,你不用听他的,他也不用按照你意思去做。没有是非和对错,总有第三选择嘛。
有意思的是,再后来慢慢就同步了。一支牙膏一个方向,完全可以和谐运用。
有时间去放下评判放下输赢,问题自然解决了,这很有意思吧。
寻常夫妻过日子,关于吃喝拉撒睡,就能产生好多的问题和矛盾,因为有些人想统一啊,就是我要这样做的时候,你必须和我一样。
我想吃肉馅水饺,你就不能吃素馅的,达不到统一就成了矛盾焦点。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在婚姻调解现场被当做罪证陈列出来。
其实放下二元对立,总有第三选择呀,可以包两种馅的,还可以这次你为了他吃肉馅的,下次他为了你吃素馅的。
前提是心甘情愿,愿意因为爱而调整自己,不觉委屈。
其实每个成人都有孩子态的时候,有些孩子态是很可爱好玩的,但是在某些特定时候呈现的孩子态,就是别扭嘛,说到底就是呼喊爱和关注。
现在的你常常会看着他那孩子态,有点小得意,因为你可以看到他的诉求,你清楚明白是自己长大成人,可以看穿他某些小心思了。
你长大了,遇事可以直接表达,不必像他暗戳戳回归到幼儿状态,拐弯抹角索求啦。
不想做的事情你会直接拒绝,不用拐弯抹角。想做的事情,想达成的目标,需要他配合的,你也可以简单直接,也可以用一些艺术手法,总之达到目标就好。
学习其实就是重新养育自己,这是你自己亲身体会到的,陪着自己慢慢长大。
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他要什么,总能找寻方法和技巧,他舒服你也舒服,这是俩人过日最基本的原则。
那个要出去理发的人,他的诉求你听明白知道了,很简单他想要的你给到就好。当然关于理发,他可以去外边理了,你省心也省事。他愿意在家里理发,情感银行你可以多存下一笔,也挺好呀。
一句话,一件事,小日子,小问题,小感悟中也有小确幸。
写于2024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