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国西北旅行•在路上•̀.́✧精选首推旅行·在路上

西宁:清真寺、塔尔寺及其他

2017-11-22  本文已影响91人  看猫的书

中午,由成都开往拉萨的火车停在了西宁站。车上的所有乘客都要下车,前往拉萨的乘客下车直接到对面上车,按原来号码入座,而我的终点站已到,收拾好行李,走出了车站。

经常乘坐此车进藏做生意的乘客昨晚给第一次乘坐此车进藏的乘客解释为什么要在西宁换车。

“因为这趟车上无法供氧,我们到了西宁换乘的车可以供氧,车子开进西藏的时候就要慢慢供氧了”。

西宁火车站与兰州火车站相似,都是背面靠山。早上的寒气还没有完全褪去,但是太阳晒在身上,加上背包一走动,浑身也还暖和。因为已过旅游高峰期,没有提前预约旅店,先在这个城市走走再说吧。

我顺着“东关清真大寺”的指示牌走,城市街上人并不多,没有发现大型的连锁超市。有些路口还会专门立着指示牌,写上“超市”二字,方便游人采购商品。

在到达东关清真寺之前,首先看到的是玉带河清真寺,很小的一处,就在路边,左边为中式塔楼,下边是清真食品商店,右边则为伊斯兰风格建筑。此时已有带着白色小帽的穆斯林往寺内走去。

再往前走便是东关清真大寺,问出来的红十字工作人员,可否参观。她们让我赶紧进去,1330这里就要开始礼拜了。相比上一座清真寺,此清真寺显得雄伟许多。

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

根据门口介绍,该寺“历史悠久,‘金碧辉煌,肃穆瑰丽,询为庄严之圣地’,它是中国伊斯兰教著名寺院,号称‘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西北伊斯兰最高学府’,民初被誉为‘陇上清真寺之冠’”。大寺最外建筑的“南北两边建成五十八米高阿式宣礼塔,两塔中间建阿式穹顶,高三十米”。

东关清真大寺内部

往里走去,陆陆续续的穆斯林已经赶到。里面欧式五门的修建感觉应该比门口的建筑要早。东关清真大寺“始建于北宋景佑年间(1038),至今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明洪武十一年(1378)大规模重建,明朝中期及清朝初期多次维修扩建;清同治十二年(1873),光绪七年(1881)、光绪十二年(1896)三次遭兵燹被毁。民国三年(1914)再次重建,1946年扩建后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图中十八米高的六角宣礼塔为中西合璧建筑风格。

门内天井场院

礼拜已经开始,但是寺内并没有人阻止我们几位游客的好奇观看,也没有人对我们的拍摄提出异议。当日,还有电视台在里面拍摄礼拜场景,也许是我们沾了电视台的光吧。“五门内天井场院均为大青砖铺设,为主麻聚礼之用。”信徒们朝拜的大殿,为“宫廷式礼拜大殿”。

跪在末排的一位老大爷,成为了当时几多镜头的焦点。“大寺总建筑面积29300多平方米。平时每天礼拜人数7000余人次,主麻聚礼两万余人,尔的节会礼二十多万人。”

跪在末排的一位年长的伊斯兰教徒

走出清真寺,还有人在陆续的往里走,有两人主动的向我打招呼问好。我向他们确认里面是可以拍照的?他们很爽快的说,当然可以拍。这座在不同时期进行了扩建,形成了古典式、欧式、阿式等多种建筑风格,奇特瑰丽,典雅和谐的清真寺实为西宁古城的一处亮丽人文风景。

往大什字走,越走街道越热闹。在邮局没有买上合适的明信片,开始往要住的旅店方向走去,即为民巷马步芳公馆附近。

走到了文庙,四面八方都被商铺商品房包围的文庙,冷冷清清,有一位藏族小伙让我给他拍一张照片,他介绍说自己是玉树人,来这里打工。照片拍好,来不及多交谈,他指了指下面一层的一家藏餐厅,赶紧穿上工作服,跑下去干活了。

西宁市文庙

离文庙不远是山陕会馆。“西宁山陕会馆始建于公元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1895年7月遭焚。1899年,由山西、陕西商人再度筹资,在现址重建”。会馆里面正在搞主题为迎接十九大的菊花展览。

山陕会馆

“史料称,青海在明末清初时还奉行‘藏不入汉,汉不入藏’的贸易原则。到了清乾隆年间,山陕商人以冒险精神进入青海,并深入藏区贸易。到清光绪后期山陕商人已有上千人之多,民国时期更为兴盛,于是就有了‘山陕客娃半山城’之说。民间甚至有‘先有晋益老(商号),后有西宁城’的说法。”

山陕会馆的关爷殿外

山陕商人的到来,自然也带来了中原的传统文化。会馆中,供奉义薄云天的关羽的大殿内,几个青年男女正在借助古建拍古风的照片,而殿外的座椅上,一个小姑娘正拿着课本温习着功课。

继续往为民巷的方向走,走进了白玉巷,这里有一小巧玲珑的清真寺——白玉巷清真寺。不仔细看,走进去以为是北方一四合院。

白玉巷清真寺

接着走,又过了北关清真寺。北关清真寺虽不及东关清真寺出名,但相比西关清真寺也要大气很多,离开西宁之前,走到了西关清真寺,除一宣礼塔外,基本看不到什么旧时建筑。而遗憾的是,西宁期间没有探访精美的南关清真寺,只好留给来日。

西宁北关清真寺

找到旅店住下,偌大的旅店,只住下了三四位客人。旅店的名声不小,Lonely Planet上亦有推荐,旅店墙壁上的涂鸦还是让人在此冷清时节感受到夏天宾客满住留下的热闹情景。

第二天。

“师傅,我去塔尔寺在哪里转车?”我问3路车的司机。

“等会我叫那个阿姨下车的时候,你就下车。”司机说。

车到南山路西口,司机师傅喊了一嗓子,我和那个阿姨下车坐上909。

909越走越偏远,走离了城市,走进了山区。而塔尔寺就在这个地方。

“小伙子,你进去参观吧,我在附近找个住宿?”

“您要在这里玩好几天呢,阿姨?”

“不是,我是从新疆过来看病的,听说塔尔寺的藏医学院每周有固定的时间给大众看病。”

善逝八塔

进门便见大部分人到了塔尔寺都要合影留念的“善逝八塔”。这八座宝如意塔位于塔尔寺的广场上,高约6米,青灰色,八塔一字排开,里面陈列着用梵文写的佛旨。这八个塔建于乾隆年间,据说是为了纪念佛组释加牟尼的八件大事而建造的。这八座宝塔纪念的不是世尊的功德,是世尊的一生八大重要德行,所以又叫善逝八塔。

塔尔寺的英文介绍把“塔尔寺”译为Kumbum Monastery。后问藏族朋友才得知,这是藏语的音译“拱本”,是十万个佛像的意思。

祈寿殿及殿旁佛塔

塔尔寺依山而建,一条小溪把寺内建筑分开,主要建筑都集中于小溪一侧。走进寺院,就是走进的一座大学,也如同走进了一座城市。

“祈寿殿始建于公元1717年,为祈祝七世达赖喇嘛长寿而建,建筑面积为472平方米,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宫殿式建筑、飞檐斗拱、彩绘精美,琉璃瓦屋顶碧绿光亮,围墙、门楼饰以河州砖雕花饰。”

远处观大金瓦殿

走在寺院内,时而小溪这侧,时而小溪另侧。站在另一侧的高处,则可见塔尔寺的主殿——大金瓦殿,藏文称它是“赛尔顿”,即“金瓦”的意思。该建筑是为了纪念宗喀巴大师修建的,相传宗喀巴大师就诞生在这里。

由港商李嘉诚先生出资修建的藏经阁

今天天气好,又是淡季,人不算多。顺着山势往上走,一间间的寺院进去,走马观花的看。阳光如此灿烂,漫步其中静静地度过这秋日的分秒时间。

密宗经院

“密宗经院始建于1649年,是塔尔寺四大经院之一,为塔尔寺密宗经院道场……对苦行修道,确有悟证的僧人授予‘密宗博士’学位”。

时轮经院外景 时轮经院大殿

“这是一座平顶藏式大殿,建于1817年。……此院每年除按照规定集会时间举行法会外,平时还主修时轮金刚及大威德本尊,次修天文历算,星术等方面的知识,对成绩佼佼者授予‘泽仁巴’(历算博士)学位”。

大经堂

大经堂“是全寺僧人集体诵经和举行其他重要佛事活动的场所,也是四大学院之一显宗学院的经堂,是塔尔寺最大的一座经堂。始建于公元1612年,后几经改建和扩建,成为现在这个规模”。门前介绍中亦提及塔尔寺中出名的酥油花。

之前在酥油花展馆中,一位导游向游客介绍说,寒冬中信徒们将双手浸在冷水中制作酥油花,导致许多人患上关节炎,但也反映出信徒们的无比虔诚。

看了这么多,也听了不少,我走出了塔尔寺。在附近的邮政局写上几张明信片,寄往远方。

塔尔寺邮局

“你这几张寄出国的明信片得拿到市里面去寄,我们这里没有权限。”

“去市里面寄,那就盖不了塔尔寺的邮戳了?”

“是的。”

“那给我本子上盖几个吧,留个纪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