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岁的产品经理技能培训与提升产品经理

0426用户增长-0522答疑

2019-05-23  本文已影响60人  子归啼
0426用户增长-0522答疑

第一个问题

优点:①组队抽奖的模式很好(带有利润属性),你可以组三个人或四个人,如果中奖的话,大家都可以中奖;②添加个人微信号的设计,因为这样可以特别方便的去做私域流量(特别是微商)。

不足:站在用户体验上的点,在整个抽奖逻辑里没有特别看到付费转化的逻辑,因为你写的是限时免费(抽奖助手的逻辑是限次免费,高级的功能可以体验一次)。其次产品文案中也没有提到成为了付费用户使用高级功能后,会获得什么额外的奖励。比如说直接把一些付费功能放出来。用户想打开用它的时候,就有一个弹窗说,这个功能是付费的。大部分使用了这个功能的这个商家,推广之后获得了一些什么样额外的收获。

另外呢,我站在小C(参与抽奖者)的角度,小程序卡片做的还可以,用户有打开意愿。不足也有:公信度的问题、bug、组队邀请的页面展示不明显。相应的解决方式:1. 把所有参与抽奖者的微信头像显示在上面,把历史开奖的一些信息会放在上面;2.产品体验上优化,杀掉bug;3.如果是设置三人组队成功的话,发起之后,会有两个虚位以待的设计鼓励大家分享出去。【参考连咖啡的这个拼团】(还比如别人组了队之后,你还能收到提醒,告诉你谁和你组队了。——个人思考)

第二个问题

推广方式上要用大量成功的案例去说服。比如说有多少人使用了你的这个产品,获得了什么什么样的效果(微商A使用了这个功能后,多少个小时加多少个好友)。从产品层面上看,看不到产品是在解决什么痛点,所以需要补充一下开发这款产品的前期调研(产品的使用场景,目标人群和人群的痛点)。抽奖助手最开始是企业在年会上使用,这样会带来第一波增长。如果要从微商的角度切入,那就要观察总结微商的痛点在哪里。【参考钉钉无招的分享】

追问1:陪我抽奖是想做一个以抽奖的形式帮助商家获取c端客户(涨粉,加好友,加群)以大奖送,参与奖领券从而获得销售转化。最开始我们找到一个方法,就是找一些运营人员,以免费帮他们做活动,写推文的形式。但是商家用了以后没有带来很多的增量,因为我们产品没有多少c端用户。所以就没有回头客。现在我们改变策略,想先自己做活动,把c端用户拉进来提高留存,流量做起来,再找B谈。现在遇到的问题1.这个产品是应该先拉c端还是b端?2.怎么提高用户留存?

答:这对你持续获得C端流量有很高的要求。前期需要用头部的B先帮你把C做上去。比如:你推荐给我,我在咱们群里发。可以有付费或者小福利,也可以找那些免费的小样或者真正愿意赞助的人。过程中以最小的成本和阻力推进。思路是:1.先把产品完善;2.找kol,以发福利回馈粉丝的形式,福利我们提供,也可以找第三方提供福利,给他们广告露出;3.积累一定的kol案例,找小B谈。

追问2:是不是所有的产品前期都需要kol呢?就像您有节课讲的那个农夫推荐农药的故事?

答:因为直接toC比较难,所以要找Kol。当一个kol开始在我们平台发活动时,就可以找10家小B来买单了。因为流量一进来参与了这个抽奖,会去其它抽奖看看,带来一定转化。

0426用户增长-0522答疑 0426用户增长-0522答疑

从我的职场生涯来看,除了第一段在外企的经历,后来一直是在创业型的公司,经历过C轮到B轮的A轮到最开始的种子轮都有。创业型的公司会比较期待你有比较综合的能力,不会给你特别强的局限性,去规定你的职责边界在哪里。因为我自己不是产品经理出身哈,只能从我曾经打过交道的PM身上去给到你一些建议。

个人比较喜欢愿意给自己加戏的产品经理。就是说在实现基础的功能点之外,还有额外的惊喜。产品经理需要具有CEO潜质:发现一个问题,然后找到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交付出去。

产品思维的体现是:用心在做事情,深入地去了解他所接到的这些需求背后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细节获取日常去培养产品思维的好的习惯。

如果你之前没有过相关的经历,那应该怎么样去准备,去储备自己呢?利用第三方平台,去学习和提升产品思维的工具。而且在学到工作方法之后,会结合以前做的运营方案或者产品设计去思考,会发现有更好的思路,去交付更好的解决方案。

0426用户增长-0522答疑

不一定是真正实际操盘的一个完整案例,但凡在你的经历当中能够体现出曾经深入地去理解某些需求背后要解决的真正问题,且提供了对应的解决方案的,都是成功案例的范畴。有产品思维的同学,在生活中也是解决问题的小能手。

实在是没有动手的机会,把关于产品的思考、分析思路先沉淀下来,分享在行业媒体上,比如知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CSDN等上面,都是面试加分项。

0426用户增长-0522答疑

关于渠道推广如何精准的测算付费来源的这个问题,我现在确实没有更好建议。不过可以提供几个思路:如果你可以联系到用户,就用抽样回访的方式来进行。比如说,在APP 首页上去悬挂有奖调研的问卷。再就是可以借鉴增长课程第19节 B端行业的这个增长之道。

0426用户增长-0522答疑

金融类产品的产品经理在设计他们产品的时候,应该是有非常具体的用户画像的。如果他是供应链金融,那他要思考的是哪些风控模型是比较擅长的,能拿到一些什么样的数据来做这样的风控模型。解决了目标用户的问题,那接下来就是如何去触达他们的问题了。B端用户的触达不同于C端用户,可能会通过一些会销、白皮书、成功案例等方式。

0426用户增长-0522答疑

这位同学不要沮丧。我认为,在职场上,很少看到有人能把一场活动做得好(做得好的人都很厉害)。因为做活动需要想策略、驱动外部的资源;涉及到开发的需要和开发沟通,定上线的时间,想planb。完之后做复盘,看数据,再做迭代......能够把一场活动从头到尾跟完,有自己的认知,想下一次迭代策略的人,他本质上已经完成了一个非常小的产品形态了。尤其在突发问题的处理、细节问题的考虑上,都还蛮考验负责人的专业度的。如果能够把一场活动做到比较极致,就是在这一行中积累了相对来说成熟的思考。

另外,电商这个行业集中了流量,也是对流量最为敏感的。电商行业永远有层出不穷的玩法,如果你有足够的敏感度,那在每次活动中都可以做出自己不一样的特色来。

0426用户增长-0522答疑

首先明确你在这些渠道最终想要达成的目的是什么,是下APP?去参与活动?去加微信群积累用户量级,再做收割?以即刻为例,我们当时的目的是要加到个人好友。即刻是基于兴趣,类似飞聊。即刻各种群里面的用户也是有相同属性的,比如说他们都特别喜欢这个口头词:沙雕。那我们做汽车行业吗的如何在这样的一个平台属性和用户属性里去达成我们的投放目的呢。最后是建了一个沙雕聊车群,然后每天放一些比较好玩儿的汽车小视频。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快挨近用户。

大的思路来讲,你要通过一个新的平台找到平台的用户,就要抓住这个平台用户的特点和这个品牌的特点,然后基于这个点,结合推广的目的,去找到最合适、最有效的一个转化路径。

如果你有可能的话,可以去找平台或品牌的运营同学去聊一聊,看他们产品的目标人群或者产品价值。

0426用户增长-0522答疑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从零到一的案例,你要构造一个B2B的一个产品,因为涉及的流程比较复杂,如果都要实现,技术开发难度肯定会很大。这种情况下,你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处于MVP这个环节,不要做很多功能,要采用比较经济的开发模式;其次,要打破一个认知,你认为把整个服务流程放到线下先转起来,就看不到线上的价值。我觉得价值不在于是线上还是线下,而是说对于两边(加工需求的企业和加工厂)而言,你在中间到底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价值,有没有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觉得特别痛苦的一个核心的交付点。

以我自己做的一个MVP的例子说明。汽车行业需要对接,汽车经销商和需要买汽车的用户。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个B端商家的后台,让经销商把他们的商品传上来,完成开店的流程。B端的这个销售反馈说,经销商对平台不了解,也不知道平台上到底有多少流量,人家凭什么相信你能拉到买车的人?那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用一个MVP来验证用户的怀疑:找到一个想买车的用户,再找到一个能服务好他的商家,最后对接他们完成交易。——这就是我们的产品需要交付的核心价值。所以当时我们在平台上开发了一个抢单功能,我们把用户的需求、对车的喜好等等信息登记在我们的后台,成为一个潜在的线索,然后将用户的信息一对一的发送给这些商家。那换一种思路,商家不在平台开店可以吗?也可以!假设说我们有人有买一款车的需求,然后又知道有这个店家是卖这款产品的。那么就可以通过微信群或者兴趣群将两者连接在一起,这也是向B端用户证明了我们具有获取线索的能力,让他看到我们平台的价值之后,再自愿转成我们平台上的付费商家也好,入驻店家也好。(在MVP环节玩的非常愉快的商家,可以针对他们来设计一些付费的功能。就是我们的第二个MVP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0426用户增长-0522答疑

首先啊,你可以先回到我们课程14节裂变分享的十大动因看一看,就是讲的怎么解决分享动机的问题。关于小卡片,我之前也试过这个方式,就是在用户的花盒中投放小卡片,希望大家去扫码、续订或者分享,但是效果挺差(转化率低)。当我们尝试各种各样的优化后,改文案改设计,这个逻辑还是不特别work,那就可以换一种方案了,比如把卡片设计成红包。

所以如果发现在转化率的逻辑很难去做,那就先放到一边,不作为重点考量的这个点。你是食品行业就是说要把你的这个产品推出来,那可以去看看现在线上的带货逻辑(知识星球里分享了)。去年全网带货前十的QL有四系都是在快手。那是不是可以利用新兴的平台去带货?是不是可以开始布局了呢?


2019流量趋势

1.下沉市场。最近有一个让我特别有感触的流量渠道——58同镇。他们现在已经覆盖了中国两万多个村镇级别的市场。每个镇上都选了一名“镇长”——可能是在镇上经营着一家小卖部,或者主动出去跟人打交道。每个镇长有3000-15000的微信好友。很多人就会找到这些镇长,想要去定向的投放他们的朋友圈的广告。这个是非常精准的,带有地域流量的属性。58在两年之前有意识到,流量成本越来越贵了;有很大一部分下沉市场需要被覆盖。所以呢,他们就做了这样的一款产品。从汽车行业而言,他们在每一个镇上的投放可以平均获得20到30条左右销售线索。这是一个大家应该特别特别值得去关注到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处于自己的一个圈层,圈层之外其实是我们觉得很陌生的,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个增长点。

2. 私域流量。这个不是单单说把这个用户加个人好友那么简单,而是说这个流量池是一个反复去触达、去影响的一个流量形态。可以是APP、也可以是群或者是说一些不同的方式。案例是包拯(课程中讲过)、孩子王。孩子王的有六七六千多个专业的顾问。他们把这些门店的顾问不会当成导购和推销员,而是把他们培养成了母婴专家,那个顾问都有自己的评级和用户评价的体系。在门店里,用户不仅仅得到商品销售的服务,还能得到专业的顾问服务。所以呢,今天不管说是员工还是专家,跟用户去建立专家和粉丝的关系,获得用户的信任和背书,转化率和用户的粘性其实都会自然而然的出来。

对于一个创业公司而言,如果你今年准备要开始去做类似的用户,就要先去构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一点点积累,跟用户去构建一个品牌和个人的关系之后,就可以把流量打开。然后把这些用户都洗到你自己可以反复触达的一个池子里。

3.短视频里的MCN(多频道网络播放平台,比如papitube)。其实现在在短视频领域去生成一个视频,是一个可以sop(标准化操作流程)的一个过程。你可以去市面上找到所有那些被证明过是行之有效的套路,去观察他们的这个封面图、剧情转折、使用人物特性、账号名字、头像、简介都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然后将这种逻辑总结出来,做成这个生产的标准。在这个生产标准下,一天产出十几条的短视频的内容都是没有太大的这个问题。那MCM的逻辑呢,就是一个素人孵化的逻辑。先找到一些有潜力的素人,然后去找到他们对应这个行业IP的产品,然后让她们来带货。

带货这个逻辑今年其实还算是一个小的一个流量红利点。比如说像三一重工这样的重工企业都通过厂家来卖挖掘机了,通过一场直播大概也能卖出二三十台。所以我觉得这个逻辑在这个时代已经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如果你对它感兴趣且对它敏感的话,就可以尽快的应该开始部署和尝试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