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我们对教育的想像过于浪漫,很多现代父母认为的「常识」,错的离谱。《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本书中,列出了认知科学在k12领域的新进展,颠覆了大量人们关于学习的常识。书中所说的内容,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成人日常学习。基于书中提到的研究结论,我整理了几点体会。
一、学习可以轻松愉悦
很多家长认为学生不喜欢上学,不热爱学习,是教育体制有问题、教育模式落后导致。如果仅是这个原因,那么多有自主能力的成人,为什么坚持学习的还是占少数呢?
任何体制或模式,都有改进的空间,但把问题一股脑推给它们,是一种懒惰的做法,也无法解决问题。
想要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成人不喜欢学习?
认知科学研究发现:
人生来就有好奇心,但我们不是天杀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
也就是说,好奇心(学习欲望)与生俱来,但它很脆弱,要精心呵护。呵护学习欲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要期望体制或学校来解决一切。最主要的还是家长和成人自身的努力。
想要呵护学生宝贵的好奇心,激励他们持续学习,书中对此的建议是:确保提供给学生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尊重学生的认知局限和个体间的认知差异,难易适中。
认知心理学把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分成了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其中,「舒适区」是对自己来说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接触这类知识感觉很舒适,但可学到的东西很少,进展缓慢;「学习区」有一定挑战,接触时会感到不适,但又不至于太难受,保持在这个区间学习,可以得到快速成长;「恐慌区」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知识,接触会感到忧虑、恐惧,不堪负重以至放弃学习。学习具有适当挑战的东西,一段时间后,「学习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 而一部分的「恐慌区」 又会变成「学习区」。
图1
在舒适区学习,会因为太容易而觉得枯燥,无法坚持;在恐慌区学习,会因为太难好奇心受挫,很快就放弃。所以学习任务要难易适中。老师、家长要确保学生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可以被解决。
可汗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这个产品让学生可以在「学习区刻意练习」。对学生来说,内容还是一样学,习题还是一样做,但是不再受限于集体的进度,可以针对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反复和刻意地练习。
�图2除了书中提到的这一点建议,我认为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1. 培养成长型思维
斯坦福大学的卡罗尔 · 徳韦克(Carol Dweck)教授提出了Mindset理论。Mindset是指我们对于智力、能力、性格是否可以改变的基本看法。
Dweck提出,人们大体分为两种心智模式——僵固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当一切顺利如意时,这两类人的行为和表现不会有太大不同,但是在遭遇挫折和挑战时,会出现明显区别。
僵固型思维的人
- 认为智力是先天决定,固定不变的,所以他们的基本原则就是让自己任何时候都显得聪明能干,不惜代价去证明;
- 认为如果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说明自己不够聪明不够能干;
- 认为失败和障碍显得自己无能,所以会拼命避免和隐藏。
成长型思维的人
- 相信智力可以发展和提高,因此他们的首要原则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 认为不断努力,就可以不断提高;
- 认为失败和错误在所难免,所以最好是直面和克服。
孩子生下来就具有成长型思维,但慢慢的,环境和成人作用于他们身上的行为,不经意间把往他们僵固型心智上推了。好在不管任何人任何年龄,都可以再次习得成长型思维。[1]
学习就像运动,成功后会带来满足感、成就感和愉悦感,但是这个过程不轻松。只有习得成长型思维,才能在学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坚持下去。
2. 培养学习兴趣
运气够好的情况下,人们会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并坚持到底。但更经常碰到的情况是,人们对某件事产生兴趣,但一旦开始做那件事并遭遇重重困难和挫折后,开始时的激情不复存在,兴趣消失,然后开始幻想做另外的事情。
所以人们不是对那件事没兴趣,而是没能力把那件事做好,从而失去兴趣。当有一件事能做到比大多数人好时,兴趣自然就来了。
这么来看,要培养兴趣,不是买本书或报个培训班,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先选出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领域,然后想出怎样才能做得比一般人好,这会带来良性循环;反之,如果一开始做的比别人差,就不容易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导致恶性循环。这就是马太效应。
我们的k12在线教育,部分产品想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解决学习动机和兴趣的问题,但其实它们把培养兴趣的问题简单、浅表化。所以我想这类项目今后发展不容乐观。
�图33. 善用同侪压力
茱蒂.哈里斯 (Judith R.Harris) 在《教養的迷思》中论证了,人格形成过程中,遗传自父母的基因和同侪很重要。
同侪的作用很好理解,一个开始很喜欢学习的孩子,在完全没有学习氛围的环境中,也很难维持学习的习惯。所以家长有必要帮助小孩选择好的社区、好的校园环境。
我认识的父母分两派,一派坚定地认为要把小孩送到好学校,一派则认为,只要小孩自己愿意读,在哪里都能学好。我会建议他们都读一下这本书,前者可以知道,好学校要以什么为标准;而后者在了解了同侪的重要性后,可能会做出更全面的考量和决策。
同样,对成年人来说,也应该想办法认识优秀的朋友,加入优质的社群圈,这样,当你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努力学习时,也会不自觉用功起来。
总结
学习就像运动,成功后会带来满足感、成就感和愉悦感,但过程从来不可能轻松。好奇心与生俱来,但它很脆弱,要精心呵护。不要期望体制或学校来解决一切,最主要的还是家长和成人自身的努力。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努力:
- 在学习区学习,学习任务要难易适中;
- 培养成长型思维,能够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 培养兴趣,选出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领域,想办法做得比一般人好;
- 选择好的同侪环境,包括好的社区、好的学校、好的社群等等。
二、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抨击现今教育体制的文章,很喜欢拿背诵和记忆知识来说事,认为现在的考试不能给学生提供分析、归纳或批判的机会,反而强调反复记忆互不相关的知识。
更有甚者认为,在现在随时可以「google」一下的时代,记忆它们变得更无必要。
不幸的是, 事实并非如此。知识不仅重要,而且是想象力的基础。
认知科学研究发现:
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的技能,比如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有全面的事实性知识支撑。
也就是说,知识比想象力更重要,因为有了知识才可以想象,才能够解决问题、决策、激发创造力。
有一些毫无争议的例子说明事实性知识的重要性。比如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来说必不可少。我们有时候会碰到一种情况——读懂了文章中的每个字,却无法理解它的含义——这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
一个研究发现,阅读一篇描述棒球比赛的故事,对棒球知识了解很多的学生,比不懂棒球的学生更能理解文章,哪怕一个不擅长阅读但了解棒球的读者,表现也好过擅长阅读但不了解棒球的读者(见条形2和条形3)。
图4
所以背景知识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读者。不仅如此,它也使我们成为更好的思想者。因为我们在进行逻辑思考时,大部分时间是在做记忆检索。
世界上最好的象棋选手之间的差距其实并不是他们思考能力的差异或者是否能走出一着妙棋,而是他们是熟悉棋谱的多寡。
既然背景知识那么重要,如何才能记住呢?认知科学对此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思考知识的意义。我们的大脑没有足够的空间存储发生过的每一件事。有一些事反复发生却没有必要记忆,有一些事只发生一次但极其重要,所以我们的记忆系统不是根据出现次数来判断是否要记住的。我们的记忆系统的判断方法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过一件事情,就有可能需要再度想起它,所以它应该被存储。
因此,正确的方法是,想尽各种办法促使学生思考知识的意义。有一些方法,比如借助故事的力量,将故事结构(因果、冲突、多样性、角色等)用在希望学生思考的内容上,能够激发兴趣引起思考。
有些时候,我们必须学习的内容并没有意义(这在学习新领域的知识时尤其普遍),比如学习元素周期表或背诵外语单词时,这时候可以通过一些帮助记忆的技巧,比如联想法、首字母缩写法来完成。
总结
知识比想象力更重要,因为有了知识才可以想象,才能够解决问题、决策、激发创造力。
我们反对死记硬背,不等于不记,只是反对「死」和「硬」的方法,推荐使用更符合大脑可塑性的方式来记忆。 具体就是:
- 要记忆的内容有意义时,想办法促使学生思考它们的意义;
- 要记忆的内容没有意义的,通过助记法来帮助记忆。
三、题海战术没有用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题海战术只对提高考试成绩有帮助,是现行教育下的畸形产物,它带来的弊远大于利。但同时也有教育专家跳出来说,学生必须反复地练习才能学会知识和技能。两者孰是孰非?认知科学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认知科学研究发现:
没有充分的练习,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
下图是大脑思考的过程:
图5
工作记忆区可以类比为电脑的内存,它保存正在运算的数据;长期记忆区则是一块存储了你所有知识的硬盘。成功思考依赖几个要素:来自于环境的信息(信息输入)、长期记忆中存储的知识(硬盘存储内容)、工作记忆的空间容量(内存大小)。输入的信息质量越高、大脑长期记忆中存储的知识越多、工作记忆的空间越大,思考表现越好。
不幸的是,工作记忆的大小由基因决定,后天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练习让一些智力活动自动化,从而提高工作记忆处理信息的效率。比如学习系鞋带的过程,一开始它需要我们全神贯注,这个过程会占用工作记忆的所有空间,随着练习越来越熟练,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系鞋带,把记忆空间留给更高层次的思考。
同样的,一个学生如果在阅读一篇短文时磕磕碰碰,纠结于其中不会读的字,就没有多余的精力思考文章的含义。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不记得7+9=16这个事实,去计算97+89就需要工作记忆中运行更多的过程。所以牢记数学知识的学生比不记得这些事实的学生能更好地解决各式数学问题。
除此之外,练习能够让记忆更持久。学习后我们会遗忘大部分内容,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考试而突击学习,考试后我们很快就会忘光。但如果我们持续地、分散地学习,可能考试不会得高分,但考试后很久都会记得这些内容。
最后,练习能促进知识的迁移。重复做很多某一类型的题目会让我们更容易辨识一个新问题的内在结构。
所以大量练习是有必要的,但同时它的弊端也显而易见,那就是重复练习太无聊。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减弊增利:
- 不是每件事都需要无限度练习,寻找那些基础的、需要一遍又一遍重复的事情进行练习;
- 分散练习时间,不要用很短的时间集中练习一个概念,而要将概念分散到不同的时间练习,这样会让记忆更持久,也不会太无聊;
- 分散练习环境,尽量设计有创意的方法来练习最关键的技巧,比如在玩桥牌中练习数点数等。
总结
没有充分的练习,我们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练习能带来的好处有:
- 让思考过程变得省力,这样才能学得更多;
- 让记忆更持久;
- 增加知识迁移的几率。
尽管如此多好处,但重复练习太无聊,有一些方法可以降低这个弊端:
- 寻找那些基础的、需要一遍又一遍重复的事情进行练习;
- 分散练习时间,将概念分散到不同的时间练习;
- 分散练习环境,尽量设计有创意的方法来练习最关键的技巧。
结语
现在关于教育理念的文章林林总总,良莠不齐。这本书阐述了认知科学研究发现的九项大脑工作原理,它可以帮助我们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信息时,辩证的看待和思考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
想了解Mindset请阅读Dweck的著作《看见成长的自己》。另外推荐两篇笔记:1)
成长型心智:不完全使用手册 by Helen Li
;2) 看见成长的自己,看见成长的孩子 by 六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