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日 2018-06-07

2018-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曲晓岩

一年一度的高考戏又拉开了大幕。

可能是因为马上就要举行上合峰会的原因吧,青岛今年的高考报道明显少了很多。

早上,等公交车的时间略长,我以为是高考的原因。

途径58中高考考点的时候,特意看了一下,和往年相比,在考场门口等候的家长寥寥无几,维持秩序的交警和往常相比也没见得多多少,马路上更是一路畅通,丝毫不见任何拥堵。

心下思量:这届考生家长太淡定了吧,淡定得就像20年前我们的家长一样。

是的,不可免俗地,我又要回忆一波21年前的高考。

然而,酝酿了半天,我发现,曾经以为会刻骨铭心的经历,曾经以为会一辈子回味的经历,居然在我脑海中,已经淡到接近无痕了。

说起高考,我的脑海中只剩下校园中那一池盛放的荷花,哦不,睡莲。

曾经陪在我身边,和我一起靸搭着拖鞋去看花的少女的容颜,都已经模糊不清。

记忆啊记忆,就这样淡去。

即使是这样淡薄的记忆,也并不能保证准确。

心理学上对记忆的定义叫做“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记忆的过程从识记开始,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也就是保持的过程,最后提取出来也就是经过回忆的过程。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很熟悉,但又说不上来的过程就是再认啦),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就叫做遗忘。

遗忘的原因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自然的衰退,时间决定了记忆保存效果。

再刻骨铭心也抵不过时间的蚕食,诚然。

一种是干扰造成。

新发生的信息会与头脑中旧有的信息互相干扰,造成遗忘。

这样说,我就能理解为啥小时候我奶奶都要把我们兄弟姐妹的名字全说一遍,才能喊对我的名字了。

哎,遗忘就遗忘吧。

反正就算以为自己记住了,也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反映。

记忆是我们对过去的重构。

你重构,我重构,这个世界上才会有这么多的不解之谜,才会有戏说和野史的生存之地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