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罕见定调,楼市松绑谣言该歇菜了
前天新华社写了一篇《如何看待未来房价走向?》,让市场的杂音彻底闭嘴,表明中央决不会允许房地产调控半途而废、前功尽弃,让所有人认清形势,丢掉调控会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放松的幻想,摒弃房价“复燃”的幻想。
这篇文章批驳的声音是,“当前有些杂音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可能促使政府放松房地产调控”,为此文章严肃指出:不会允许任何放松原已建立的调控政策体系、任由房价上涨的做法。
而且文章还劝告:“投机买房者、土地财政的依恋者乃至全社会都需认清大势,丢掉调控会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放松的幻想,摒弃房价“复燃”的幻想,及时调整心态回归理性,沉下心来做一些有利于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实事。”
之所以引用新华社文章中的大篇幅内容,是因为这些话太关键了。
前几天,部分自媒体和中介们开始散播“重磅消息”:“国务院规定半年内必须放开楼市全部限购。”并分析“房地产市场解开限购已经箭在弦上”吸引眼球。
这篇文章像一记重锤,粉碎了所有关于调控放松的谣言。
关于未来楼市怎么走?很多人现在还是判断不清楚。这里有一个结论,大家记住就好了:美联储降息的时候,我国楼市才会开启新一轮行情。
原理是这样的:在严格的调控措施下,决定房价的是刚需的购买力。而后者,又取决于经济景气度。
比如在北京,有个炒房客手上可能有几千万的资金。但这么多的弹药,却很难全部用上,因为北京限购最严,房票稀缺,想买却买不到。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限购限贷的一二线城市,投资性需求被压制住了,接盘的以刚需为主。而刚需的购买力与经济景气度是密切相关的。经济如果下滑,刚需想接盘,也有心无力。
现在经济好不好,大家其实都有切身感受了。特别是不在体制内的,危机感特别明显。最近有好几个朋友都和我吐槽,公司快要倒闭了,未来房贷都不知道要怎么交。
房价上涨一个很大的危害是,会让人产生一种财富幻觉。比如银行给你的房子评估200万,有人就会觉得自己好歹也是个百万富翁了。后面就开始买车旅游,各种买买了。
对很多刚需家庭来讲,房子的评估价只是纸上财富,并不是净资产,房子和车子其实是负债。
有的不人同意我这个观点。他们认为可以把房子抵押再贷款,贷出来的钱再拿去投资,从而实现钱生钱。我想说的是,90%的人并不具备这种钱生钱的能力。看看今年股市、楼市、币市、P2P阵亡的韭菜就知道了。
去年的时候,大家对经济的前景还很乐观。消费升级的股票很牛,像茅台、格力、老板电器这样的消费白马股,一年股价就翻倍了。
但是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终究是幻觉,冲动消费之后,房贷车贷还是要还的,这些负债侵蚀的是真正的消费力。打肿脸充胖子,只能装一回。
今年的汽车销量扑街了,前天茅台第三季度财报也炸雷了,茅台股票史上第一次跌停。
对一个“百万负翁”来讲,消费升级是伪概念。
下面给出一张城镇居民购房负担率的表格。所有统计数据均来自官网。感谢“老蛮数据透析站”的整理。
可以看到从2016年开始,城镇居民省吃俭用,剩下的所有的钱,基本都用来交房贷了,还哪里有钱消费升级?
消费不行了,企业产品卖不出去,效益自然就会下滑。
10月19日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汽车产量同比下降10.6%,连续三个月出现下滑。9月发电量仅增长4.6%,较上月7.3%的增速大幅下滑。
今年的经济走势已经充分证明了一点,房地产泡沫拖累消费,消费萎靡又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经济增速掉下来,高耸入云的房价也就失去了支撑。
如果你看懂了现在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就知道国家为什么这么着急,要把资金从虚拟经济赶到实体经济了。实体经济连着就业,就业稳定事关江山社稷。
以前为了维系政府庞大的开支,通过土地财政割韭菜屡试不爽,现在韭菜都奄奄一息了,也不能割得太狠,对吧?休养生息也是需要时间的。房价重要,还是江山重要?这笔账,我想dang肯定能算得清楚。
而经济转型没完成之前,政府不会再让房价大涨,这是底线。如果转型成功了,未来中国房价会健康上涨,理想情况下是一种慢牛行情。如果转型不成功,如今的房价会跌入无底深渊。
所以不要再盲目迷信房价只涨不跌,一二线楼市全面松绑,还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