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有让人吃了不胖,还能减轻脂肪肝的淀粉!
淀粉类吃多了会长胖,已成为共识,但有一类淀粉,不仅不会致人肥胖,甚至还有减轻脂肪肝的功效。
你不相信了吧,但这是真的!
前段时间,研究人员发现,吃一些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可以减轻脂肪肝,并降低肝损伤。
01
什么是“抗性淀粉”?
抗性淀粉,属于膳食纤维的一种,是一种难消化淀粉,它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但却可以被结肠中的微生物菌群发酵,对代谢有积极地影响。
抗性淀粉大致个可以分为4类:
1.天然淀粉颗粒
只有加热糊化后才能被机体消化,如:马铃薯、红薯、青香蕉中的淀粉。
2.包埋淀粉
淀粉颗粒被食物中的一些成分包裹,影响消化酶的接触,所以消化比较慢,如:全谷粒、种子、豆子等。
3.回生淀粉
蒸煮后的食物冷却、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淀粉,比如,冷却的米饭和土豆等食物抗性淀粉含量增加。
4、变性淀粉:
工业上用一些方法作用于淀粉,这里不作叙述。
吃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既能满足食欲,又较易产生饱腹感。
抗性淀粉几乎不会被消化吸收,所以,吃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更有利于保持体重。
肥胖、脂肪肝的人,可以有意识增加抗性淀粉的摄入。
02
怎么获得抗性淀粉?
1.蒸米饭时放一些黄豆、扁豆、鹰嘴豆等豆类。
2.当零食吃的煮了晒干的红薯干、土豆片、山药片。
3.吃有点绿的香蕉。
4.在冰箱冷藏室放过夜的米饭、熟土豆或熟红薯,加热至30℃-40℃吃。
有实验发现,将蒸好的普通粳米饭密封好放入冰箱冷藏24小时后,抗性淀粉含量从4%上升到了14%。
注意:
该类食物缓慢冷却产生的抗性淀粉更多,因此,应密封好放在冷藏室,而不是冷冻室。
虽然低温时抗性淀粉含量加多,可稍微加热后再食用。
再次加热的过程中,抗性淀粉含量会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像糯玉米、糯米、小黄米等支链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放冷与否对其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影响不大。
所以,不是所有富含淀粉的食物煮熟放冷以后都能产生抗性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