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不得不防的三个大坑

2017-09-16  本文已影响0人  大舟学习部

文/ 大舟Allen

0.

今天聊几个反常识的学习技巧。

有些事看似合理,其实不见得。比如说,熄灯一小时并不环保,反而会浪费电力,电力负荷骤降还会冲击电网;比如说,我们平时生活中的节水节电…可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因为工业用量是大头,生活用量只占很小部分;再比如说,我们放松的时候比紧绷思考的时候,更容易闪出灵感,解决难题…不一而足。

这些事,我们的初心可能是好的,但如果没有足够敏锐的认知,察觉不到真正在起作用的规律,很可能会好心办坏事——放在学习上,就是一门心思卯足劲了,却跑向了相反的方向

1.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可不一定。

普渡大学心理学名誉副教授 Jeffrey D. Karpicke 等,曾就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做过调查,他们发现学生最常见的学习策略就是重复阅读(repeated reading),即一遍又一遍的读书读笔记(simply reading through books or notes over and over)。而研究结果显示,这种被动而浅层的学习技巧,通常没什么效果,他们管这叫无获之劳(labor in vain)。

为什么这种被动的重复阅读(passive rereading)没什么效果呢?因为这会让我们陷入一个认知错觉(cognitive illusion):当我们一遍遍读材料时,大脑会对材料越来越熟悉,于是处理这些新信息变得更轻松,而这种「轻松」,会让我们误以为是「掌握」,而这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举个例子,对着答案看原本不会做的数学题,看个两三遍,我们都能懂,很轻松,但合上书后,过个两天,等答案在脑子里凉下来了,再去看那道题,很有可能还是不会。这就是区别。

那怎么解决呢?推荐 Paul N. Edwards 在 How to Read a Book, v5.0 一文中提到的几个方法:

要清楚的知道阅读的目的和策略(have a purpose and a strategy)。

多设置情境向自己提问,比如作者推荐了三种情境:

你可以想象你在为一本杂志写这本书的书评
你正在和本书的作者进行对话或正式辩论
你要参加一场有关这本书的考试,而你要思考考官可能会出什么题?你又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这本书论点、论据和结论的弱点是什么?
我是怎么看待本书的论点、论据和结论的?
作者又会如何回应我发现的弱点和提出的批评呢?

另外,还要主动阅读(Read Actively),不一定非要跟着书的目录结构走,随意跳读,带着以上的几个疑问去找答案更佳,还要随时问自己:

作者是怎么知道…的?

总之,有问题找答案,没问题找问题,多自问自答就对了。

2.

看书标重点很可能适得其反。

圈重点、标下划线一定要谨慎。为什么呢?你知道的,大脑很容易受骗的——你想想望梅止渴的故事——手上画线圈点这个动作,会让你误以为已经把这个标注的点放进脑子里记好了(It’s as if the motion of your hand can fool you into thinking you’ve placed the concept in your brain.),但其实,往往只是手在动而已。

如确实需要标注,要先思考这一段的主要观点(main ideas)到底是什么,并且,标记越少越好,推荐在页面留白区域或者贴一张便签,写上自己的理解和总结。

当然,标记也不是随便一顿画,最好是建立起自己的 PTML(Personal Text Markup Language,个人标记语言),比如我读书一般分多遍,第一遍看纲要大概,同时标注内容,比如五角星表示这里有重要人名、术语、黑话等,感叹号加圈表示重点阅读内容,疑问号表示这里产生了问题,需要第二遍细读来回答,等等。

3.

听完课看完书,不要立马做总结笔记。

这里要引入一个概念:必要难度(Desirable Difficulty)。它由 Robert A. Bjork 在 1994 年提出,讲的是适当增加存入记忆时的难度,提取记忆时会更快。比如,我们刚刚听完课看完书,知识点在脑子里还是热的,这时候写笔记做总结会比较轻松,但结果是,不利于长期记忆和之后的提取,也就是忘起来容易,用起来难

那,如果要记得牢、用得好,怎么办呢?按老话说,叫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具体讲,第一,教室里听的课,笔记回家写;第二,今天读的书,笔记睡一觉起来了再写;第三,书里课上的原话,变着法儿自己说——当然了,像把「 1998 年」说成「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就不要了,毕竟是记笔记,又不是写毕业论文,对吧?

******参考阅读******
A Mind For Numbers
How to Read a Book, v5.0
Desirable difficulty - Wikipedia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