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块链看未来之——钱包
刚开始接触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时,大家往往对这些资产的钱包有比较多的疑惑。比如,“密码”丢了为什么没有人可以帮我找回来;有一堆莫名其妙的术语,什么私钥、地址、助记词、keystore,还不让截屏;记助记词之类的还要弄得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偷偷摸摸小心翼翼……
本文并不打算写一个钱包教程,这方面的材料网上很多,根据自己的资产量级、币种分布和交易频繁度,选择一个或多个合适自己的钱包,多摸索几次也就上手了。不过从“钱包”形态,可衍生出的区块链上数字资产的不同生态体系,我觉得很具有讨论价值。
一、加密数字货币钱包的本质
大家常用的那些轻钱包,比如比特派等,本质上并不存管着一个账户,也并不如“钱包”这个名字一样,存管着属于你的“钱”。事实上,它们都只是私钥和地址的管理工具,数字资产在地址里,被记录在相应的区块链中,也正因如此,并没有人能在你丢了自己的私钥和相应助记词后帮你找回。
除了私钥和地址的管理这个最基本的功能,不同的钱包延伸发展的方向却是各不相同。
二、从传统电子钱包看加密数字货币钱包的未来发展方向
所谓“传统电子钱包”,最典型的就是支付宝和微信。其功能基本围绕金融理财、消费营收、社交收付,以及从而衍生出来的包括各项生活服务和数据服务的整个线上线下的生态体系(这里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支付宝作为一个电子钱包可以成为一个入口级的产品搭建起整个生态?电子钱包的这一特性在区块链下是否可能有入口级的前景?)。
加密数字货币钱包的发展方向也可以以传统电子钱包作为参考来推论:
首先是金融理财方向。
对于加密数字货币而言,以法币本位,则其自身就是投资的资产。从而金融理财主要体现在法币与数字货币之间的入场离场(如果政策允许,外汇同样可以在这里实现高效投资管理)以及各数字货币之间的币币交易。更进一步又可以分为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目前来看,不少钱包已经可以支持场外交易、币币交易、期货交易等;也有钱包本身就立足于BTS来作为一个交易入口。同时,还有一些钱包虽然不支持交易,但提供了各币种行情的实时查看,也属于金融理财的发展方向。
然后看消费营收方向。
由于数字货币本身的属性,金融理财方向是最容易为各个钱包所接受的发展方向,也是最自然会想到的方向。而在消费营收方面,具有不亚于金融理财方向的空间。
就传统电子钱包而言,消费营收的场景主要有线上、O2O、线下,包括最近异军突起的新零售。对于数字货币钱包而言,由于币种的多样化、数字货币本身常常作为其自身应用体系内的令牌,各应用各链目前并未打通等情况,具有更高的复杂度,但也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比如,从单一币种的钱包发展为该币种作为可流通数字权益证明这一角色的大社区生态。这样的钱包本质已不再是钱包(这里值得讨论的是为什么从钱包作为该大社区的切入点)。此时,社区内每一个成员既可以生产价值、又可以对生产的价值进行直接的售卖和购买,此时,价值流通可直接通过该数字货币实现结算,甚至可以整个大社区去中心化发行更多样化的多种币形态,与该社区的本位币形成由市场决定的换算关系。此时,该社区内部一方面可自行衍生出各种社群,另一方面该大社区成员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动态社交网络,该网络可同时实现信息传递和价值传递。又社区属于开放社区,一方面通过社区内的价值和既有成员可以吸纳更多社区外部成员进入该社区,另一方面根据更广泛的外部市场,对持币的众成员而言,具有升值的可能性前景,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如果是目前已经有相当用户质和量的社群,这样一条区块链发展之路我认为是非常扎实且广阔的。(嗯,写这段的时候心里有非常明确的对照对象,也正在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后续一定带给大家好消息。)
除了单一币种钱包走上数字货币的应用之路,对于多币种钱包而言,也可以发展成为一个数字资产管理平台与支付工具。这时候的消费营收发展方向主要要解决的是链外(甚至线下)支付场景的问题。这有两条路,一条路是依赖某种数字货币自身的接受程度,直接进行结算,如比特币、比特币现金,不少商家已经接受用它们结算,此时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跨境支付;另一条路是对于只接受法币支付的消费场景,进行实时提现支付功能的实现,比如,目前已经有钱包与银行及发卡机构(Visa,Master等)合作,为用户提供在线申请虚拟或实体银行卡,使用任一数字货币对银行卡充值,进行提现和支付功能。
最后看平台级的生态系统。
如果(多币种)加密数字货币钱包已经可以实现金融服务、支付服务,此时,更进一步就是发展为一个区块链版的支付宝了。不仅可以尝试各币种生态打通,甚至结合上述链外支付实现,已不再局限于区块链甚至互联网,可以实现更广泛的第三方服务接入。
行文至此,我觉得可能需要另行写文梳理一下加密数字货币和区块链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共生关系,不然怎么看都没看出来今天所写的钱包跟区块链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在这里先推荐有兴趣的朋友研究一下“通证经济”(Token Eeconomy)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