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散文

来自非洲的手鼓击打乐

2018-05-30  本文已影响124人  _贤二_

懒得自己开车回城,就搭了一辆顺风车。

车主杭州人,卷曲长发随意的扎了一个辫子,留着小胡子,约摸30来岁,长的白净瘦小,感觉是个正在努力成气候的小艺术家。

SUV后座只容得我一人安身,是我见过最混乱的车。一上车他便不好意思的抱歉起来,我随口说,没所谓,我的车也很脏乱,哈哈哈。

他说自己是非洲鼓老师,最近给富阳山里的一所学校排练非洲舞,所以车里这些都是道具。我说非洲鼓是不是就是丽江的那种手鼓?他说差不多,但是文化底蕴就南辕北辙了。

他介绍道,打击乐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而手鼓是最具代表性的打击乐器。在非洲原始部落,无论在白天、傍晚、繁星满天的夜晚、或者在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中,他们都以手鼓为乐器,配合热烈的歌舞。在男女相恋,招待客人时更要美妙的歌唱。非洲手鼓的文化也和宗教祭祀、环境、种族特征等息息相关。

鼓的演奏方式有独奏、重奏和合奏。鼓声也是复杂多变,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气势磅礴,有如万马奔腾,雄壮激越。。。

我说第一次走进手鼓是听了丽江小倩的《一瞬间》感觉很有节奏很有乐感,就产生了购买的欲望。并且网上看了教程,基本属于速成。

他很无奈的叹气说到,社会太浮躁,人心太急进,人家几千年形成的击打乐文化岂能与几小时速成相提并论。可惜啊,在中国,自己的文化都快丢尽了,哪还会关心别人的文化。你看跆拳道,十节课下来,衣服一穿,嘿嘿哈哈,像个会武功样子了。中国古代的武术呢?十年了,你可能还在砍柴挑水。你说,哪个更吸引人?

我继续问道,那你属于哪种授课理念?他略带羞涩,自豪的说,只教愿意去懂文化的那一小撮人,极小众。我喜欢自由,也不愿意开培训学校三六九上课。所以开着这样的车,还得顺便做做顺风车生意,挣个油费。

最后下车了,他还不忘叮咛:千万别去丽江买手鼓,质量差还贵,一般网上三四百的对于初学者已经很好了。

此时,我想起了最近抖音里很火的那一段手鼓,“我本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员天庭大将,只因为犯下天条被逐落人间,我才流浪世间,我学会吃喝嫖赌抽。。。”

哪天心血来潮还是会淘个手鼓,下个教程。不过真的很遗憾,在这方面我只能做个急进而庸俗的人。

在此,郑重的向艺术、向文化、向老师、向所有不忘根源的神仙致敬。

灵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