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际互动与非语言沟通

2018-02-25  本文已影响25人  兔U

4.1

我们时时都在沟通,我们不可能不沟通。

4.2

如果你是从她的语气中感觉到她并不喜欢这个主意,那么她就是通过“周边语言”(paralanguage)传达出此信息。

我们经常通过动作、表情等完全非语言的方式进行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一个我们在自己身上最看不到、在别人身上最看得到的沟通渠道。

4.3

在某些状况下,长时间的沉默对某些人来说是金,但是在西方社会,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样的沉默很尴尬,有时甚至是一种威胁。

当别人问我们问题,我们却不回答——这也是一种沟通。

沉默会筑起一道墙,这道墙就是沟通的障碍。

沉默是很有力的沟通工具,但是你必须有技巧地使用。

4.4

每个国家、社会和文化的人对时间的感觉都不同。

我们对时间的态度,往往反映在我们使用的文字上。

也许对沟通影响更大的是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

各种文化在时间的使用上也有差异。

4.5

人际关系往往呈现在肢体语言中。

肢体语言对说话者来说犹如一种即时的反馈,让他知道自己的沟通是否顺利。

空间

空间不只会影响我们沟通的方式,我们还会使用空间去沟通。

空间与地位

每个文化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通过“空间”反映出个人的地位。

地盘

我们喜欢将某个空间视为属于自己的,这个需求似乎源自动物守护地盘的本能。

个人空间

我们会觉得身体周围有一个特定的“个人空间”,好像是我们的地盘似的,而这就是我们与他人进行互动的空间距离。

这个“个人空间”可以分为四种(亲密/个人/社交/公共距离),每一种都有一个“近距阶段”和一个“远距阶段”。

如果有人靠太近,超过该活动和彼此关系所允许的距离,我们会紧绷起来,甚至变得不客气,而这势必会影响沟通的过程,不过在这一点上也是有文化差异的。

既然空间对整个沟通过程有如此大的影响,你应该懂得如何运用和解读这些“空间信息”,才不会在不知不觉中冒犯对方,或是让自己被冒犯。

碰触

碰触可能是最早的沟通形式之一,无法用言语沟通的小孩也会利用碰触的方式沟通,但是一般我们不会随便以碰触作为沟通的方式。

方向和姿势

人们比较容易跟坐在对面的人争执,较少跟坐在旁边的人争论。

点头

面部表情

眼神

在人际互动中,眼神有好几种重要的功能:

表示兴趣

得到反馈

当一个人不讨厌对方的时候,或者在说实话的时候,都会花更多时间看着对方。

推动对话过程

散发魅力

瞳孔放大不只表示当事人感到兴奋,同时也会使当事人看起来更有魅力。

手势与动作

身体动作有下列几种功能:

沟通信息

同样的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意义可能不太一样,但是有些基本的手势在许多文化中似乎都表示相同的意思。

表达情绪

特定的情绪往往引起特定的动作。

辅助语言

一个人在说话时,往往头、手、身体也会跟着一起动,这些动作跟说话内容密切协调,成为整个沟通过程的一部分。

表达自我

表示关系

4.6

神经语言程序学特别注重面对面的沟通,主张通过“模仿”对方的语气内容肢体语言等与对方建立互信关系,并理解对方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从而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呈现你的想法。

这套方法还主张能够增进学习能力,增进生活上与工作上的人际关系。

情商

情商中对沟通最重要的一个是自我情绪管理,另外一个就是同理心。此外还有自信、诚恳、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服务的态度和影响力。

交流分析

交流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 ,TA,或称“人际沟通分析”)注重探讨外在的行为,再来就是行为背后的内在心理过程。

伯恩把复杂的人际互动变得简单明了的方法,就是指出所有的人,无论其实际年龄是多大,都会根据三种“心理状态”之一去互动——父母、大人或小孩——而这种心态可以明显表现出来,也可以去隐藏的。

4.7

最终,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种沟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