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楼的岁月

写给大一面试成功的小萌新

2018-09-29  本文已影响166人  血疼

9月金秋,大学新生们进入高校,其中很多人会开始他们的辩论生涯,成为传说中600万大陆辩手中的一员。我的队长前来问我道,“准备为大一的辩手们说一点什么没有?”我说“还未有”。队长说,“那就不用说了。”我说“你说不说就不说,我岂不是显得很听话?那我偏要说一点。”也不知最后算是谁得逞了。

可是说点什么呢?我见过很多写给新手的教程,作者多数是在校的辩手,他们根据自己比赛或是带队的体验,总结了一些窍门。而我其实也才入辩论圈一年,若和大家说什么,应该如何如何去做一些动作,总觉得心里没底,就像一个球迷,就算每周看十几场欧洲的联赛,也未必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基层教练,能教人罚点球或是扑点球。但在辩论圈(如果这个圈子真的存在)里赖了这么久,总算各种花样都见过一些,那么,我给大家稍微说说我的看法,如何去赢辩论赛,以及,学辩论应该学点什么。

怎么讲呢?我看到的很多辩论比赛,选手(包括一些老辩手)在场上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唯一的问题是,我听不明白他说这些和辩题有什么关联。讨论共享单车对于城市交通的利弊,花很多时间去争论有固定桩的算不算共享单车,讲共享单车该不该收押金,用很大的篇幅分辨“罚款”和“押金”的异同,遇到一个政策问题,不讲两句根属性生怕被人看轻,这很奇怪。作为观众或是评委,笔者最期待的,是大家认真听懂对方在说什么,然后,最直接有效的击倒他,如果套路不对这件事有帮助,不要学。

因为辩论赛的输赢,对于比赛本身而言非常重要,但对于人生,不过是过程中的一点波澜,那么,过分纠结于击倒,也丧失了趣味。通过辩论的过程学习知识,了解世界,更有意义。今年辩论世界杯决赛,詹青云的结辩里用到4段诗词,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而风云再起的比赛里,谢宇也引用了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这种文学功底,即使不是辩论场,也能令人受益无穷。而通过辩论的题目,了解世界,思索青年人应该去远方还是回家乡,当代青年应该做加法还是做减法,其意义远大于一场比赛。

希望大家趁年轻,在辩论的世界里,找寻到更多乐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