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请用鼓励和尊重,代替奖罚和操纵
去年,前公司要开始搞公众号矩阵,每人要认领一个领域,于是开会讨论。当我说出要认领“育儿”领域时,老板低下头沉思了两三秒,脸上挂着疑惑和轻视,反问我:“你没生过孩子,怎么敢搞这个?这不是开玩笑的啊,我老婆生了两个,到现在连xxx都不会。”
我说,我不讲奶粉怎么喂,怎么做辅食,磨牙期要注意什么,我感兴趣的是“儿童教育”这个细类,想谈谈父母和孩子该如何相处,想传达那些真正人文的、有效的教育理念。即便经过一通解释,老板还是一脸不屑,直到会议总结时还在唱衰我的想法。
所以,育儿这件事,只需哺乳,不需教育吗?这大概也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写照吧,只管生和养,不管教育。
公共场合熊孩子泛滥成灾,家长典型的做法,一种是放任不管,典型说辞是管不了,管了也不听,另一种则是一顿怒斥或暴打。前者默许了孩子的任性,不加以引导,长大以后孩子势必变成自私自利、毫无同理心的自恋狂。而后者虽然立竿见影,但孩子只是短暂屈服于暴力和淫威,并未意识到捣乱行为的实际影响,长此下去,要么变得胆小自卑,要么有样学样成了暴力使用者接班人。
孩子的各种恼人行为,其实大多是无意识行为,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不便。这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学会跟孩子平等地沟通,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什么,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以后应该怎么做。不要总是担心孩子听不懂这些解释,孩子最倒霉的地方就在于身体成长比心理成长慢得太多,他们会从父母的语气和日常的行为中获取信息,得到滋养。相比之下,暴打一顿和放任不管才会让孩子难以理解。
让我对儿童教育产生浓厚兴趣的,是教育家尹建莉所著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她和女儿圆圆相处的细节,温情又发人深省,书中的几个章节比如给小板凳揉揉疼、圆圆不写作业等,读完3年依然印象深刻。当圆圆被小板凳绊倒了,作为妈妈的尹建莉没有第一时间扑上去帮圆圆“打”板凳,也没有责怪圆圆走路不看路,反而是在安慰完圆圆之后,告诉她:小板凳本来好好在那儿,突然被你的小脚绊到,它也会感觉疼,你要帮它揉揉疼。
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不仅让孩子意识是自己走路不小心才会把自己绊倒,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更鼓励孩子培养起感同身受的共情能力,让孩子学会跳出自恋视角看待世界,这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非凡。
2016年8月,网友“雷斯林”公开发布了名为《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的文章,向世人宣告,臭名昭著的杨永信和他的临沂网戒中心、电击疗法,被央视曝光之后的这8年仍在荼毒人间的孩子。
2008年,央视推出的《战网魔》系列纪录片把杨永信推到了台前幕后,他所倡导的“电击治疗网瘾”方法受到了质疑。一时之间,媒体抨击,民众愤怒,但却没人能奈他何。主持人柴静还在2009年探访杨永信的网瘾治疗中心,并写了新闻专题《网瘾之戒》。
杨永信为什么还不死?因为他还有数以万计的信徒。对这些父母来说,被殴打,被刑罚,被电击都无所谓,只要能让孩子听话,怎样都能接受。“电击一下,百依百顺”,这对很多父母来说简直是救命神药,他们的目的不是救孩子,而是为了让孩子像小狗一样臣服于他们。于是,假“专家”之手,行驯服之事,不亦乐乎?然而,把教育的职责让渡给所谓的机构、大师、教官,本身就是不负责任、懒惰至极的表现。孩子“出了问题”,父母不但对自身没有一丁点反思,从未想过通过温情沟通达成相互理解,而是将孩子送进人间地狱,寻求用残忍粗暴的惩罚、监禁、洗脑、军事训练、互相举报,甚至是臭名昭著的电击疗法来消灭一切不顺从行为。而将电击疗法运用于未被诊断为精神疾病的人身上,本身就是铁板钉钉的违法行为。
杨永信对孩子实行“电击” 家长心声:对孩子用暴力也接受在那片土地上,除了孩子,所有人都是罪人。可悲的是,一个杨永信倒了,豫章书院、本色男儿训练营……又站起来了。他们名目繁多的业务,本质上都是利用暴力使人顺从屈服。从“效果”来看的确立竿见影,但心理上的创伤往往伴随终身。《东方早报》有一则报道称,当某位“学成归来”的学生回家后,第一句话就是“我剩下的日子就是为了让你们痛苦。从此我不做任何事情,让你们断子绝孙。”
越来越多人不敢生孩子,不愿生孩子,这其实是好事,这意味着终于有一代人集体开始反思了,他们意识到生孩子这件事责任重大并自认承担不起,不敢轻易入坑,正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人,父母要承担哺养和教育两大责任,父母的每句话每个行为,都有教育的意味,都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然而绝大多数人往往直接从父辈祖辈继承了那套“父母即权威”的狗屁观念,从来没有跳出祖传的糟粕去思考应该如何看待孩子,如何与孩子相处,这样的人谈什么为人父母?只不过是出了个子宫出了颗精子,就妄想当皇帝随意对孩子生杀予夺,和恶魔有何两样?
是否生过孩子和是否懂得教育的个中道理,并没有必然联系。日本哲学家、心理学家岸见一郎在《幸福的勇气》一书中提到,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奖励也不要批评,因为那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操纵被教育者,教育绝对不是干涉,更不是让被教育者“听话”,它的目的应该是帮助被教育者实现“自立”。这个道理,熊孩子的家长不懂,把孩子送到杨永信的“集中营”的魔鬼父母更不懂。
对待孩子,我们无论是否为其父母,都要把他当作横向关系中的朋友,告诉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而我们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且随时可以提供帮助——如果作出决定需要一些知识或经验,那就提供给他。
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孩子,让孩子成长为独立、自信、有共情力的人,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
当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前公司最终还是没有把所谓的公众号矩阵搞起来,不过这倒是给了我一些启示。其实,教育从来不是一个被割裂开的玄乎门派,教育永远是人际关系的缩影,只要是用鼓励和尊重代替奖罚和控制,就不会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