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周刊散文想法

把梦种在时光里(三)

2019-03-03  本文已影响526人  高原plakeaulake

        开校督检,来到泱翔小学,按照局党组要求和督导室按排,督学必须深入课堂听课。

把梦种在时光里(三) 把梦种在时光里(三)

    早晨7:30到一年级教室,想听听低段的彩虹花晨读课。今天是彩虹花晨读低段第一课,常福生的童诗《春天来了吗》,这是一首节奏明快的童诗,作者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启发孩子们去寻找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柳树的嫩芽、桃树的鲜花、池塘的花鸭、飞回的燕子,作者看似无答,实则告诉孩子们春天就在我们的身旁,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江水暖鸭先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巧设妙问中激发孩子们的童心童趣,去仔细观察,用心去发现,春天来了,春天藏在大自然一丝一缕的变化中,让孩子们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和描绘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把梦种在时光里(三)

  主讲的冉老师通过多媒体唯美的画面,形象直观的让孩子看到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春之美,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领读,学生分角色朗读,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体会春天的味道,色彩、温度,感受春天带来的欣喜快乐。王老师作为助教把自己也置身于这诗情画意的诵读中,老师问,孩子们答;男生问,女生答,配之以肢体语言,一问一答,辉映成趣。

把梦种在时光里(三)

    接着第一节课又是王老师的语文课。第一单元第一课《春夏秋冬》,“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以物候的变化来认识自然。王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了四幅画面,提出看画面你想到了什么?这时我想,为什么不用刚刚在彩虹花晨读课《春天来了吗》童诗作为导入切入点,趁热打铁,在师生一问一答的朗颂中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从回答的情说来看,有几个孩子对荷花和草莓对应的季节有不同的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这与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有关。初春之时,生活在西北祁连山深处的孩子,是无法感受春暖花开、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细雨濛濛,烟柳如织的春色。对枯黄落叶和雪花飘飞很熟悉,回答相对应的季节的也没有问题。由此可鉴,教师要增强利用资源的适切性,选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资源,妙用本土资源,才能让孩子们在身边熟悉的物候中,更好的认识感受春天和夏天的特点。如此地仲春之时的迟开杏花,初春时残雪消融,冰河开化,惊蛰时气温回升,开始农忙春耕。

     

把梦种在时光里(三)

  识字和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看似简单,实则需下功夫,动脑筋。读准音,会组词,多积累,写好字,会说话,养习惯。读准音,贵在老师和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会组词需要引导孩子建立事物之间的广泛的联系,春与风,春与雨,春与水,春与草......,写好字关键在学生掌握笔顺和结构;会说话,就在于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细心的观察,能说出四季特征的一句话;养习惯,需老师心细(如发,持之一恒。在这些教学环节上王老师用心备课,教学效果也不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